[发明专利]一种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83368.5 | 申请日: | 2018-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怀宝祥;宋刚;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5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睿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卤 阻燃电缆料 紫外光 低烟 交联 制备 聚烯烃树脂 协效阻燃剂 光引发剂 重量份数 助引发剂 电缆料 交联剂 抗氧剂 相容剂 阻燃剂 | ||
1.一种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以其中包括的聚烯烃树脂为100份计,其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算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其特征在于,由聚烯烃树脂、相容剂、低卤类阻燃剂、协效阻燃剂、抗氧剂、光引发剂、助引发剂和交联剂构成,以聚烯烃树脂为100重量份数计,其他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是乙酸醋酸乙烯树脂与聚乙烯树脂按照(60-70):(30-40)的比例复配而成;其中,根据GB/T 3682,在190℃×2.16Kg条件下测定的乙酸醋酸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3-10g/10分钟,醋酸乙烯(VA)含量为10%-40%;根据GB/T 3682,在190℃×2.16Kg条件下测定的聚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2-20g/10分钟,结晶度在7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聚乙烯接枝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卤类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所述协效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硼酸锌、高岭土、蒙脱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二烷氧基苯乙酮、羟苯基苯并三唑、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助引发剂为二乙醇胺或二氧化烷胺与烷基甜菜碱的混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乙醇胺或二氧化烷胺与烷基甜菜碱的混合重量比为1-3:1。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三丙烯基异氰酸酯、三丙烯基羟脲酸酯、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DLTP、抗氧剂3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将聚烯烃树脂和相容剂在50℃-70℃混合30-90秒,得到预混物1;将低卤类阻燃剂、协效阻燃剂、光引发剂、助引发剂、交联剂和抗氧剂在50-70℃混合30-90秒,得到预混物2;
(2)将预混物1和预混物2的共混物挤出造粒;
由此制备得到所述的电缆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炼挤出造粒过程包括在120-150℃混炼塑化15-30分钟;双螺杆再塑化,挤出温度为90℃-120℃;和单螺杆挤出造粒,温度为110℃-130℃。
11.一种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i)根据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料,将聚烯烃树脂和相容剂在50℃-70℃混合30-90秒,得到预混物1;将低卤类阻燃剂、协效阻燃剂、光引发剂、助引发剂、交联剂和抗氧剂在50-70℃混合30-90秒,得到预混物2;
(ii)将预混物1和预混物2的共混物混炼塑化后进入双螺杆再塑化;
(iii)包覆导线后经单螺杆熔融挤出电缆,挤出温度为110℃至150℃;
(iv)挤出后的电缆进行紫外光辐照,得到150℃紫外光交联低烟低卤阻燃电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塑化在120-150℃进行15-30分钟;双螺杆挤出温度为90℃-120℃;
紫外光辐照条件为:光强400-3500mw/cm2;波长200-500nm;
紫外光辐照设备包括热电子激发中压汞弧灯、D型激光无极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3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