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氏体钢轨焊接接头及控制贝氏体钢轨焊接接头“白块”组织的焊后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2920.9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翔;李大东;王若愚;邓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1/84;C21D1/667;C21D11/00;C21D1/42;C21D1/52;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氏体 钢轨 焊接 接头 控制 组织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控制贝氏体钢轨焊接接头“白块”组织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后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焊接得到的待冷却的贝氏体钢轨的焊接接头进行第一级冷却,得到第一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
所述第一级冷却为缓冷;
所述第一级冷却的冷却速率为0.8~1.4℃/min;
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第一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进行加热,再进行第二级冷却,得到第二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
所述第二级冷却为快速冷却;
所述第二级冷却的冷却速率为0.9~2.1℃/s;
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第二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进行第三级冷却后,得到贝氏体钢轨焊接接头;
所述第三级冷却为自然冷却;
所述第三级冷却的冷却速率为大于等于0.3℃/s 且小于0.9℃/s;
所述贝氏体钢轨焊接接头在微观金相上,包括焊缝组织和分布在焊缝及其周围的白块组织;
其中,尺寸大于等于100μm的白块组织的数量小于10个/单个微观金相视场;
所述微观金相视场的具体倍数的端点值以能够清楚的显示100μm的白块组织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块组织的尺寸小于等于2000μm;
所述焊缝的宽度为101~772μm;
所述白块组织之间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组织为白亮的脱碳层;
所述焊缝组织包括铁素体组织和贝氏体组织;
所述白块组织具有不规则形态;
所述热处理包括三级冷却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在焊缝及其周围的白块组织具体为:不规则分布在近焊缝区域的白色微区;
所述焊接包括闪光焊接和/或气压焊接;
所述热处理包括第一级冷却、加热、第二级冷却和第三级冷却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得到的待冷却的贝氏体钢轨的焊接接头的温度为1400~1600℃;
所述加热为全断面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冷却的开冷温度大于等于 800℃;
所述加热的加热速率为6.2~10.8℃/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时,控制轨头与轨底脚的温度差不超过50℃;
所述第一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的温度小于等于290℃;
所述加热后的温度小于等于970℃;
所述第二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的温度小于等于2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的温度为150~280℃;
所述加热后的温度为880~960℃;
所述第二级冷却后的焊接接头的温度为180~270℃;
所述第一级冷却的方式为间接冷却;
所述第三级冷却的方式为直接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冷却具体为:采用保温装置控制冷却速度下,进行缓冷;
所述第三级冷却的方式为直接冷却;
所述加热的方式包括中频感应仿型电加热线圈加热和/或氧-乙炔火焰仿型加热器加热;
所述第二级冷却的方式为以喷射压缩空气、雾和水雾混合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快速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29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缝表面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初轧机轧制纯铁扁钢的加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