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飞机机电系统中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2811.7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南;梁向东;易向军;杨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8C17/02;G01D18/00;B64F5/6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检测 无线以太网模块 机电系统 自动化 物联网 编译 飞机 传感器输出端 在线检测软件 数据采集端 测试电缆 测试命令 工作电压 检测数据 数据上传 通信连接 无线网卡 远程数据 主控单元 云端 显示器 监视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飞机机电系统中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线检测软件的编译,编译完软件后通过测试电缆将传感器输出端与无线以太网模块的数据采集端相连,给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在自动化检测平台的测试界面上发出开始测试命令,令自动化检测平台中的主控单元连接的无线网卡与无线以太网模块通信连接,通过与自动化检测平台连接的显示器显示出检测数据或通过设置无线以太网模块云设置中的开关,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供远程数据查看与监视。本发明解决了飞机中传感器难于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仪器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在民用飞机机电系统传感器中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民用飞机的机电系统中安装了成百上千种传感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且安装方式各不相同,在复杂的飞机机电系统调试环境下,目前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制作安装在工控机内的数据采集模块的转接电缆,再将其连接至传感器,制造的电缆非常长且需跟随设备移动,不易于携带,而且对于安装在飞机不利于连接部位的传感器也难于检测,给飞机故障定位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不能进行远程检测,不利于复杂情况下的数据监视与采集。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飞机传感器检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飞机中传感器难于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飞机机电系统中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线检测软件的编译,使编译的软件在主控单元的运行中能够将无线以太网模块采集到的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解析、发送至自动化检测平台上显示或上传至云端,编译完软件后通过测试电缆将传感器输出端与无线以太网模块的数据采集端相连,给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或恒流源模块,然后在自动化检测平台的测试界面上发出开始测试命令,令自动化检测平台中的主控单元连接的无线网卡与无线以太网模块通信连接,通过与自动化检测平台连接的显示器显示出检测数据或通过设置无线以太网模块云设置中的开关,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供远程数据查看与监视。
优选的,所述在线检测软件的编译的方法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采用物联网的Modbus/TCP协议进行编程和解析。
优选的,所述无线以太网模块采用无线以太网模块WISE-4012。
进一步的,所述在线检测软件的编译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进行软件初始化,包括IP地址、Modbus/TCP端口号;
步骤2:使用虚拟仪器Labwidows/CVI软件中的
ConnectToTCPServer()函数判断是否与server端连接,如连接正常,获取server端信息;
步骤3:使用Labwidows/CVI软件中的ClientTCPWrite()函数查询读取输入寄存器的报文,并将其放置到一个数组中;
步骤4:使用Labwidows/CVI软件中的ClientTCPRead()函数响应报文,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放置到一个采集数组中;
步骤5:按照Modbus/TCP协议进行解析,首先分析MBAP报文头,其次对采集上的数据分别进行功能码、地址、寄存器数据等判断分析;
步骤6:将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转换后,得到采集数据的物理量;
步骤7:将结果显示到自动化检测平台或当需数据保存推送到云端时,进入浏览器配置界面,将“Cloud Upload”界面中的“Start Upload”开关设置为“ON”,即可选择按照周期时间或采集数据数量选项进行发送至云端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2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列车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皮带巷的监控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