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1972.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芬;牛佳钰;齐希光;王新华;任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11/02;C05F15/00;C12R1/07;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热噬 淀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202具有良好的秸秆木质素降解能力,与其他各菌株可良好共生,复配比例科学合理,使用该菌剂堆制堆肥,堆体达到高温所需时间短,高温持续时间长,木质素降解率高,不仅可有效加快堆肥反应的速度,还可改善堆肥的无害化效果,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环境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堆肥化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因此固体废物好氧堆肥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基质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在这种堆肥化过程中,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类物质,堆肥化的产品称为堆肥。原始的堆肥过程主要是农民将有机材料堆成垛,然后在自然条件下分解至一种相对的可以被土壤接受的稳定的程度,获得土壤有机肥料。该过程没有人为的控制,其产品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腐殖质类物质和以有机状态存在的营养物质(如氮、磷和钾等)。现代堆肥化过程是通过上述原始的方法发展而得来,广泛运用于处理城市甚或垃圾和污泥,已逐渐成为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流处理工艺之一。
添加微生物菌剂可提高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度,加快含秸秆堆肥原料的堆肥化进程,缩短堆肥周期。ZL 201110200665.3公布了一种利用包含菌剂与木质素磺酸钠或氢氧化钠的化学腐熟剂加快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解决了园林废弃物难降解、堆肥腐熟时间过长的问题。ZL 201010574304.0公布了一种降解秸秆的地衣芽孢杆菌CH15及其菌剂,能够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具有降解多种作物秸秆的能力。ZL201010574302.1公布了一种降解秸秆的赭绿青霉Y5及其菌剂,可通过降解现为木质素提高秸秆的降解效果。ZL200910233575.7公布了一种烟草秸秆降解真菌及其菌剂,可有效降解废弃烟草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可见,添加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提高植物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漆酶是一种含铜离子的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菌以及植物中。漆酶在微生物降解木质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筛选产漆酶、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并与其他微生物菌种复配获得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加快堆肥化进程、提高堆肥化效率和成品品质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可产漆酶的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thermoamylovorans strain)B202,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471,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30℃-60℃,通气量0.5-1.0vvm,搅拌转速200-600r/min,溶解氧大于10%,pH值7.0-7.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202的微生物菌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由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202、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 strain)、蔬菜芽孢杆菌(Bacillusoleronius strain)、Bacillus thermolactis strain B209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strain)B211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Bacillus thermolactis strain B209,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47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B211,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475,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1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