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配方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1529.7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景亚宾;范文春;朱兴炜;黄美芳;施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61/16;C08L27/18;C08K3/04;C08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束轮 涂油辊 制造工艺 配方 聚醚醚酮 聚酰亚胺 含氟聚合物 滑石粉 机械加工 模压成型 物理共混 原料干燥 再加工性 烧结 混合物 浸润剂 毛羽量 耐磨损 清洁性 重量份 石墨 涂覆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配方及其制造工艺,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所述涂油辊和集束轮由以下组分组成:石墨Gr 20‑60份、聚酰亚胺PI或聚醚醚酮PEEK或聚酰亚胺PI与聚醚醚酮PEEK的混合物0‑30份、滑石粉0‑30份、含氟聚合物20‑80份。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干燥;步骤(2):物理共混;步骤(3):模压成型;步骤(4):烧结;步骤(5):机械加工即得涂油辊或集束轮。通过本发明的配方及制造工艺制造的涂油辊和集束轮具有耐磨损、毛羽量轻、浸润剂涂覆率高、清洁性高、再加工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配方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坩埚法和池窑法,目前主流工艺为池窑法拉丝工艺,又被称为一次成型工艺。由于玻璃纤维要用到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当中,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涂覆不同的高分子乳液浸润剂,涂覆完后必须集束成一束玻璃纤维,因此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玻璃纤维涂油器和集束轮。玻璃纤维涂油器是将玻璃纤维浸润剂均匀涂覆到玻璃丝表面的一种设备,它一般主要有涂油辊和涂油盒等组成。目前玻璃纤维行业所用的涂油器结构主要为浸入式结果,涂油辊浸在进油区部分,涂油辊顺时针转动时将浸润剂带起,浸润剂一部分回流到涂油盒内,一部分与玻璃纤维丝束接触,从而满足玻璃纤维涂覆的要求。玻纤行业涂油辊工作时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玻璃纤维与浸润剂需要清洁无污染,且可回收再次利用,并易于溶剂清洗和车床车削,另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润滑性以防止玻璃纤维毛丝的产生,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气孔率和一定的表面自由能以保证涂油辊携带浸润剂油膜厚度的需求,因此目前石墨材质成为了首选材料。但是由于石墨本身的可污染性以及不耐磨性等缺点,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浸合金石墨以及氧化铝陶瓷涂油辊,这些材料表面光滑,硬度较高,可以克服磨损颗粒对玻璃纤维的污染,但是摩擦系数较大,而且被玻璃断头砸伤后不能修复,磨损面将切断玻璃纤维使产品产生毛丝,同时也不能通过车削再加工后重复使用,因此限制了在玻璃纤维行业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配方及其制造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所述涂油辊和集束轮由以下组分组成:石墨Gr 20-60份、聚酰亚胺PI或聚醚醚酮PEEK或聚酰亚胺PI与聚醚醚酮PEEK的混合物0-30份、滑石粉0-30份、含氟聚合物20-80份。
作为优选,所述含氟聚合物为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Gr的粒径在15到45μm之间。
作为优选,聚酰亚胺PI的粒径在5到50μ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滑石粉的粒径在5到50μ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聚醚醚酮PEEK的粒径在5到50μm之间。
一种涂油辊和集束轮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干燥:按照重量份,称取石墨Gr 20-60份、聚酰亚胺PI或聚醚醚酮PEEK或聚酰亚胺PI与聚醚醚酮PEEK的混合物0-30份、滑石粉0-30份,然后将它们分别在120-180℃下干燥1-5h,然后自然冷却;
步骤(2):物理共混:按照重量份,称取含氟聚合物20-80份,然后将干燥后的石墨Gr 20-60份、聚酰亚胺PI或聚醚醚酮PEEK或聚酰亚胺PI与聚醚醚酮PEEK的混合物0-30份、滑石粉0-30份与含氟聚合物20-80份在高速混合机内进行物理共混,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
步骤(3):模压成型:将混合物放置在涂油辊模压机上或者集束轮模压机上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成型得到毛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1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复合膜
- 下一篇:一种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