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纱线筒生产包装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81063.0 | 申请日: | 2018-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江;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锦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35/24 | 分类号: | B65B35/24;B65B5/04;B65B57/04;B65B35/58;B65B43/26;B65B57/18;B65B57/00;B65B35/20;B65B5/10;B65B65/00;B65B13/18;B65B6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筒 配重 配重单元 缓冲区 包装工艺 技术难题 称重 装袋 工作效率 算法计算 挑拣设备 自动剔除 传送带 大小头 捆扎 打标 封袋 排出 纱口 套袋 智能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筒生产包装工艺,具体步骤如下:下纱、套袋、称重、大小头反正、配重、封袋、捆扎、打标与堆码等工序。本发明在称重工艺时可若纱线筒的重量不符合称重范围,则纱线筒从退纱口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自动剔除不符合重量范围的纱线筒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在配重工艺时设置了多个配重单元,作为纱线筒的配重缓冲区,通过算法计算得到进入传送带的纱线筒需要进入智能挑拣设备的第几个装袋配重单元和该装袋配重单元的哪个位置,配重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配重工艺时只有一个配种单元,如果不符合纱线筒不符合重量范围就无法进入下一道工序,未设置纱线筒的配重缓冲区,配重效率极低,工作效率极低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筒生产包装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纱线筒生产包装工艺。
背景技术
纱线筒是纺织行业内最常见的工具,对于纱线的缠绕、存放与输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纱线筒生产企业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需要对纱线筒的进行包装,制作与包装纱线筒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工序进行操作,现有的操作工序需要经过下纱、套袋、称重、大小头反正、配重、封袋、捆扎、打标与堆码等多组工序,但是现有的纱线筒包装过程存在以下缺陷:1、称重工艺时无法自动剔除不符合重量范围的纱线筒;2、配重工艺时只有一个配种单元,如果不符合纱线筒不符合重量范围就无法进入下一道工序,未设置纱线筒的配重缓冲区,配重效率极低,工作效率极低;3、配重工艺时需要人工放入空编织袋,也需要人工将空编织袋的袋口撑开才能进行配种工艺,更没有对空编织袋数量进行监控,配重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4、配重完毕后需要人工进行封袋、捆扎、打标与堆码,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纱线筒生产包装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纱线筒生产包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下纱,将纱线筒自动放至纱线筒传送带上;
步骤二、套袋,选择型号为YS-ZB-4的自动套袋包装机对所述步骤一下纱后的纱线筒进行包装套袋包装;
步骤三、称重,采用电子秤对所述步骤二套袋后的纱线筒进行称重,若纱线筒的重量符合称重范围,则纱线筒输送到下一工序;若纱线筒的重量不符合称重范围,则纱线筒从退纱口排出;
步骤四、大小头反正,将所述步骤三称重合格后的纱线筒直径较小的一端朝上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锦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锦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1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8位预分拣系统
- 下一篇:不规则条状物料精确分离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