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三维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0933.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朱红娟;胡少华;刘志尊;章新琼;童天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迪普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70/2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造口 分级 社区 三维 诊疗 大型医院 护理服务 互联网 服务模式 家庭住址 健康指导 就医需求 伤口处理 相关信息 造口护理 诊疗系统 手术后 信息化 用户端 智能化 构建 服务器 存储 医护 咨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三维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系统,包括分级诊疗用户端、分级诊疗医护端和大型医院及社区医院分级诊疗系统服务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建医院‑社区‑互联网的三维一体服务模式,打造一条医院、社区、用户的信息化、智能化通道,实现社区伤口造口患者就近咨询、健康指导、预约诊疗等多方面的就医需求,患者在大型医院首次手术后,将伤口造口患者的病情、伤口处理情况、伤口诊治措施、诊治建议等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将患者的家庭住址信息及前述诊治信息一同推送给就近的社区,同时推荐患者后续可以选择相应的社区进行伤口造口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医疗诊治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三维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伤口如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术后排异、外伤感染、糖尿病足、静脉溃疡,以及压疮、各种造口护理,由于其操作专业性较强,患者需要在手术后几个月甚至1年内,定期前往医院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清理和护理。
由于术后病人身带伤口,行动不变,如到医院挂号、排队、就诊,每次候诊及就诊时间少则半天,多则数天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部分患者由于人力、物力、财力不足,或者行动便等原因往往选择自行处理,由于操作操作不规范及无消毒措施等,带来的后果是创面日益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
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让小病在基层,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让更多的小病及康复类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充分发挥社区医疗的便利性。但是社区医院当前针对伤口造口仍存在专业性不强、经验不足等困难,患者对社区医院尚的认知度及认可度不高,不知道或不愿意到社区就伤口造口进行治疗;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遇到复杂伤口时,不知哪里可以寻求专业的护理指导。另外大型医院因人力、物力资源限制,对社区医院的支援力度有限。当前社区医院仍不能独立承担术后患者的伤口造口护理和治疗,社区医院仍不能就伤口造口提供便利的就诊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社区医院当前针对伤口造口仍存在专业性不强、经验不足等困难,患者对社区医院尚的认知度及认可度不高,不知道或不愿意到社区就伤口造口进行治疗;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遇到复杂伤口时,不知哪里可以寻求专业的护理指导。另外大型医院因人力、物力资源限制,对社区医院的支援力度有限。当前社区医院仍不能独立承担术后患者的伤口造口护理和治疗,社区医院仍不能就伤口造口提供便利的就诊服务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三维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三维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系统,包括分级诊疗用户端、分级诊疗医护端和大型医院及社区医院分级诊疗系统服务器,所述分级诊疗用户端,用于将用户前期的诊疗报告、病历信息及就诊申请发送到所述大型医院及社区医院分级诊疗系统服务器,以获取相关就诊应答;所述分级诊疗医护端,用于对所述分级诊疗用户端推送的信息进行应答,同时向用户端发起申请,用于医护人员针对用户的就诊申请或咨询进行应答、作为辅助通信手段对用户进行远程诊疗和健康教育;且所述分级诊疗医护端同时用于大型医院向社区医院进行技术支援;所述大型医院及社区医院分级诊疗系统服务器,用于对所述分级诊疗用户端及所述分级诊疗医护端的申请进行应答,同时提供用户数据、就诊数据、宣教知识,供用户端及医护端进行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迪普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迪普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0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