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度识别的上下楼梯高度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0325.1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毕欣;周家炜;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欣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104;E04F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度 识别 上下 楼梯 调节 方法 | ||
1.一种基于高度识别的上下楼梯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模块(5)获取识别模块(6)采集到的深基坑的深度和上下楼梯的第一高度生成第一对比结果,在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超出高度差值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5)能够生成执行信号并将所述执行信号传递至调节模块(7),
所述调节模块(7)基于所述执行信号生成执行动作作用于机械构造模块(8),从而所述机械构造模块(8)对所述上下楼梯的高度进行调节直至第二高度,
其中,所述机械构造模块(8)按照以下方式构造:
第一步道(1)与第二步道(2)安装于伸缩支撑部(3)限定的内部空间以形成步道单元,所述伸缩支撑部(3)包括若干个伸缩杆(3a),所述第一步道(1)分别安装于同侧的但轴线不同的两个伸缩杆(3a)之间,所述第二步道(2)分别安装于异侧的两个伸缩杆(3a)之间,且所述第一步道(1)与所述第二步道(2)按照彼此不平行的方式转动连接;
在所述调节模块(7)对所述机械构造模块(8)执行所述执行动作时,所述第一步道(1)能够绕所述第二步道(2)转动的方式改变所述第一步道的第一坡度角(β);和/或所述第二步道(2)能够以绕所述第一步道(1)转动的方式改变所述第二步道(2)的第二坡度角(α);从而所述上下楼梯能够依据所述第一坡度角(β)和所述第二坡度角(α)的变化以折叠或者展开的方式调节所述上下楼梯的深度以使得所述上下楼梯安装于所述深基坑的内部空间,上下楼梯能够通过缩短至少一个伸缩杆(3a)以改变第一步道(1)的第一坡度角(β)和/或改变第二步道(2)的第二坡度角(α)的形式将已经完全展开的步道单元调整为折叠状态,从而使得上下楼梯在高度上满足深基坑的深度;
所述步道单元按照如下方式配置:
在俯视观察所述步道单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步道(1)包括以平行方式设置的第一步道I(1a)和第一步道II(1b),所述第二步道(2)包括以平行方式设置的第二步道I(2a)和第二步道II(2b),
所述第一步道I(1a)、所述第一步道II(1b)、所述第二步道I(2a)和第二步道II(2b)限定了一个所述步道单元,所述上下楼梯根据所述深基坑的深度能够设置若干个所述步道单元;
其中,所述上下楼梯在完全展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步道(1)和所述第二步道(2)呈如下状态:
在侧视观察所述上下楼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步道I(1a)的第一坡度角和第一步道II(1b)第二坡度角互为相反数;在主视观察所述上下楼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步道I(2a)的第二坡度角和所述第二步道II(2b)的第二坡度角互为相反数;从而所述步道单元是能够让工作人员逐渐下入深基坑或者逐渐返回地表的环形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7)是按照液压驱动的方式对所述伸缩杆(3a)的伸缩量进行调节以对所述第一坡度角(β)、第二坡度角(α)调节的方式调节所述上下楼梯至所述第二高度,
其中,每一个所述伸缩杆(3a)的均与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路之间设置有电磁流量阀;所述伸缩杆(3a)的伸长量或者缩短量均能够通过调节所述电磁流量阀的开度或者调节液压压力的方式进行调整;所述第一坡度角(β)、第二坡度角(α)和所述上下楼梯的高度基于所述伸缩杆(3a)的伸长量或者缩短量调整;
其中,所述伸缩杆(3a)的两端伸缩短节的侧壁开设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与液压回路中的管道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按照如下方式获得:
在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超出高度差值的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处理模块(5)生成的第一执行信号,所述调节模块(7)对所述机械构造模块执行第一执行动作并将所述上下楼梯调节至第三高度;
在所述第三高度与第二高度的差值达到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处理模块(5)生成的第二执行信号,所述调节模块(7)对所述机械构造模块执行第二执行动作并将所述上下楼梯调节至第二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欣,未经毕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03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超大单梯梁悬臂式旋转钢楼梯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活动式楼梯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