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剩余电量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78079.6 | 申请日: | 201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钟月雄;高龙;邵清华;王志国;李想;林自虎;李剑昭;孙栋臣;程东麒;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南毅宁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剩余电量 电池剩余电量 方法和装置 电池电压 检测电路 检测 电池电量检测 负载端电压 历史数据 人力物力 测量 应用 | ||
1.一种电池剩余电量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池电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电池的负载端电压获取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检测电路获取电池当前的电压;
根据所述电池的历史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电压与剩余电量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电池电压与所述剩余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确定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的历史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电压与剩余电量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历史时间内所述电池的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第一剩余电量;
获取历史时间内所述电池的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对应的第二剩余电量;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一剩余电量和第二剩余电量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电压变化量与第一剩余电量变化量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电压与所述剩余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确定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与所述电池的上限电压的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一剩余电量变化量的比值与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与所述上限电压的差值,确定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与所述上限电压对应的剩余电量的差值;
根据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与上限电压对应的剩余电量的差值和所述上限电压对应的剩余电量确定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量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和电压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上限电压,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下限电压;其中,所述上限电压是指电池的最大负载电压,所述下限电压是指电池负载端电压最低时对应的电压。
6.一种电池剩余电量检测装置,应用于电池电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电池的负载端电压获取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检测电路获取电池当前的电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历史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电压与剩余电量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电压与所述剩余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确定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历史时间内所述电池的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第一剩余电量;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历史时间内所述电池的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对应的第二剩余电量;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一剩余电量和第二剩余电量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电压变化量与第一剩余电量变化量的比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与所述电池的上限电压的差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一剩余电量变化量的比值与所述电池当前的电压与所述上限电压的差值,确定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与所述上限电压对应的剩余电量的差值;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与上限电压对应的剩余电量的差值和所述上限电压对应的剩余电量确定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量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和电压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上限电压,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下限电压;其中,所述上限电压是指电池的最大负载电压,所述下限电压是指电池负载端电压最低时对应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80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