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床气化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7851.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胜;毕大鹏;袁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2;C10J3/84;C10J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03003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锅 合成气出口 合成气 激冷室 辐射 粗合成气出口 高温合成气 气流床气化 蒸汽出口 进水口 气化炉 气化室 水冷壁 水冷管 除尘 激冷 烧嘴 对流 出口 旋风分离器 灰尘出口 出渣口 排渣口 黑水 换热 液面 连通 收缩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气流床气化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第一气化炉,包括:气化室,具有第一烧嘴和高温合成气出口;辐射废锅,与所述气化室底部相连且与高温合成气出口连通,辐射废锅内设有水冷壁,水冷壁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蒸汽出口,辐射废锅的底部收缩形成粗合成气出口;激冷室,与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相连,粗合成气出口延伸至激冷室的液面以下,激冷室具有第一黑水出口、激冷后合成气出口和出渣口;第二气化炉,具有第二烧嘴、激冷后合成气入口、合成气出口和排渣口;旋风分离器,具有合成气入口、灰尘出口和除尘后合成气出口;对流废锅,内设有水冷管,水冷管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蒸汽出口,对流废锅具有除尘后合成气入口和换热后合成气出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气化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气流床气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指的是以煤和水为原料,在气化炉内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最终获得合成气(主要是CO、H2)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高温高压、非均相、流动、传递等复杂的物化过程。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技术,是煤炭能源转化技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技术。世界上工业化的煤气化技术有三种,一是固定床,如Lurgi技术,二是流化床,如高温温克勒等,三是气流床,如GE、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
废锅流程和激冷流程相比,前者可以拿到一些高位能,后者只能拿到部分低位能,总的效果是前者略优于后者。但是对于一个装置来说,能效是指整个流程。提高全流程的能量转换效率,不能只看气化单元,更重要的是全流程单元的搭配,如何将产出的能量全部利用起来,热能设计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单元。
因此,现有废锅流程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提升工艺能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流床气化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可合理利用能量,提高热效率,同时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流床气化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第一气化炉,所述第一气化炉包括:
气化室,所述气化室具有第一烧嘴;
辐射废锅,所述辐射废锅与所述气化室底部连通,所述辐射废锅内设有水冷壁,所述水冷壁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收缩形成粗合成气出口;
激冷室,所述激冷室与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相连,所述粗合成气出口延伸至所述激冷室的液面以下,所述激冷室具有第一黑水出口、激冷后合成气出口和出渣口;
第二气化炉,所述第二气化炉具有第二烧嘴、激冷后合成气入口、合成气出口和排渣口,所述激冷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激冷后合成气出口相连;
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合成气入口、灰尘出口和除尘后合成气出口,所述合成气入口与所述合成气出口相连;
对流废锅,所述对流废锅内设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蒸汽出口,所述对流废锅具有除尘后合成气入口和换热后合成气出口,所述除尘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除尘后合成气出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的制取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带热回收的多喷嘴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