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蚕室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77736.5 申请日: 2018-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9380184A 公开(公告)日: 2019-02-26
发明(设计)人: 李忠娣;卢鸿;赵永刚;高永山;姜永红;杨越;许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 东台红日电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4 分类号: A01K67/04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刘忠祥
地址: 2242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蚕室 蒸发器 水箱 半导体制冷片 环境控制装置 散热出口 加湿管 进风口 蚕药 导轨 机座 升降驱动装置 智能控制装置 加热器 超声波雾化 摆动支承 活动支承 进风通道 散热风道 湿度均衡 室内空气 移动支承 智能 出风口 导电条 换能器 伸缩式 自动布 风机 布撒 蚕架 导杆 在机 供电 震动 配置 保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蚕室,包括蚕室本体、蚕架和环境控制装置,在环境控制装置的机壳内设有配置了超声波雾化换能器、半导体制冷片的水箱、与水箱通连的蒸发器,蒸发器前侧设有风机、加热器及机壳上的出风口,蒸发器后侧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在机壳上设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相对的散热出口,在蚕室本体上设有与散热出口相对的的散热风道和与进风口相对的进风通道,机壳左右侧摆动支承有与水箱通连的伸缩式加湿管,加湿管前端连有蚕药震动布撒器,机壳通过导杆及升降驱动装置活动支承在机座上,机座移动支承在两导轨上,在两导轨上设有供电用导电条,机座内设有智能控制装置。本发明能保证蚕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均衡、蚕药自动布撒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蚕的饲养设施,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桑蚕养殖用蚕室。

背景技术

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蚕最主要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它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87%的构造和人类的皮肤一样,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是贴身衣被最好的材料,其具有的一些衣料特性是其他纤维望尘莫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蚕业有着十分光明的前途。我国从事桑蚕养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初采集原始野生蚕茧取丝利用到纯自然条件下的人工室内养殖再到现代的省力化养殖,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蚕属于一种变温动物,体温和外界温度基本一致,蚕的体温因龄期不同而有变化。蚕对温度的感受性,即使在同一龄期也因为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高温阶段蚕儿生长发育快,低温阶段生长发育时间延长;在响食时和眠时接触高温可以明显地促进发育,在盛食期接触高温则延迟发育,且接触高温时间越长延长程度越大,并使蚕体质减弱,发病率提高。因此,掌握养蚕的标准温湿度十分重要,没有适宜的温湿度桑蚕就不可能正常生长,会导致饲养时间长、成本高,蚕体不健康还极易感染各中蚕病,蚕茧质量不高,蚕丝品级降低,实践证明,蚕农用自然温度养蚕和按标准温度养蚕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在桑蚕的饲养过程中,密集群体饲养条件下的桑蚕极易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他病毒、病菌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各种疾病,蚕病会危及蚕茧产量和质量,一旦扩散蔓延,则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养蚕过程中保持蚕室环境的清新清洁、定期、有效地施撒蚕药以预防蚕病是极为重要的。

随着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不断发展,蚕室内的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均可以通过专用的蚕室温湿度控制仪来调节,温湿度控制仪中设有加湿装置、加热装置,还可配置制冷装置,可根据蚕室温湿度状况及蚕龄对蚕室内的温湿度环境进行调节,以清洁的电能来加温、雾化加湿,精准地控制了蚕室内的温湿度,取代了传统的凭借人体感觉的燃煤等明火加温,撒水增湿,使得温湿度的控制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对于蚕病防治所需的蚕药施撒,也有专用的蚕药喷、撒装置,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撒药,便蚕药施撒的均匀度得到保证。但是,现有的温湿度控制仪在工作过程中放置于蚕室内某一位置,在加温加湿过程中其热风、冷气及含湿雾化气流从温湿度控制仪中吹入蚕室内使蚕室内的温湿度随之变化,这样的工作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在靠近温湿度控制仪的空间内,温湿度变化受温湿度控制仪的影响而变化较快,而远离温湿度控制仪的空间内则变化缓慢,这使得蚕室内会有较长时间的温、湿度不均,特别是在加温和制冷过程中,临近温湿度控制仪的空间内温度会一直较高或过低,处于该区域的桑蚕显然会处于不利的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尤其是对于配置了降温装置的蚕室温湿度控制仪,其降温装置基本是采用如空调设备一类的利用制冷剂及压缩机的制冷设置,降温时出风口温度相对过低,对处于冷风直接影响范围内的桑蚕非常不利,同样,临近温湿度控制仪所在区域的桑蚕会处于相对更高的湿度环境中,长期如此,蚕室内不同区域中的桑蚕会由于温湿度的差异而产生生长的差异,这是桑蚕饲养所不希望出现的;对于蚕药的施撒而言,虽然蚕药喷、撒装置可以取代手工施撒,但仍然需要人工握持蚕药喷、撒装置对蚕架每一层蚕座网片逐一进行施撒操作,且对于蚕架中的高层蚕座网片,手持蚕药喷撒装置进行施撒操作时极为不便,限制了蚕室空间的充分利用。除了上述问题外,现有的养蚕技术虽然在温湿度控制及蚕药布撒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自动化程度,但这些设备相互之间以及与蚕室、蚕具之间并未有机结合、相互配套,其性能发挥不充分。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红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台红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