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7644.7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范海宏;颜虎平;耿涛;上官柏年;薛健;黄永福;赵维;王健;李斌斌;李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5;C04B38/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成球 陶粒 送入 包覆 料球 粘土 焙烧 污泥陶粒 成球机 混合料 造粒机 球核 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次污染 高速气流 高温环境 混合造粒 脱水污泥 粉煤灰 混合物 有机质 可燃性 磨细 内燃 雾化 制备 排放 节约 能源 | ||
1.一种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污泥以雾化的方式送入造粒机,利用高速气流将磨细的其它原料送入造粒机,完成混合造粒过程,形成粒度小于1毫米的球核;
第二步,将上述球核送入成球机,形成粒度小于10毫米的混合料球,完成一次成球;
第三步,将粘土包覆料和由第二步得到的混合料球送入包覆机,形成粒度大于10毫米的包覆料球,完成二次成球,所述包覆料球内部为污泥、粘土和粉煤灰的混合物,外层包覆一层粘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污泥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含水率70%~85%的脱水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污泥经雾化器雾化后送入造粒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其它原料包括粘土和粉煤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其它原料经粉磨机粉磨至粒度小于8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其它原料通过气流输送以分散状态送入造粒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以重量计,污泥掺量为10%-60%,其它原料的用量4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成球机是转鼓成球机或圆盘成球机;所述第三步中,包覆机是转鼓成球机、圆盘成球机或滚筒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陶粒的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粘土经粉磨机粉磨至粒度小于200微米,制成粘土包覆料。
10.一种污泥陶粒的成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粒机(5),粘土仓(1)、污泥仓(2)和粉煤灰仓(4)均与造粒机(5)连接向其供料,其中,粉煤灰仓(3)的出口管路端部设置雾化器(3),所述造粒机(5)的出口连接成球机(6),成球机(6)和粘土包覆料仓(8)的出口均连接包覆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6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