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引风调节的防夹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7361.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雷永锋;王伟锋;矫立涛;夏褚芮;徐鹏;张宪伟;马强;邱洪刚;王连宝;牛天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1/74;F24F13/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潇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调节 防夹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引风调节的防夹手控制方法,空调引风口上设置引风控制结构,包括固定环、驱动环、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叶片;驱动环同心转动设置在固定环上;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机构与驱动环连接;多个叶片沿固定环周向层叠设置;叶片与固定环铰接,驱动环转动时能够驱动各个叶片作同向偏转,调节引风口的直径大小;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启动;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运行,带动驱动环转动,进而带动叶片转动偏转;控制模块判断驱动机构的电机的电流值是否大于电流阈值;当电流值大于电流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反转。上述空调引风调节的防夹手控制方法通过判断电机电流值,控制电机的反向运转防止叶片继续关闭,起到防夹手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引风调节的防夹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采用引风技术,可以实现室内空气与换热后空气混合,后进入室内环境,可以实现凉而不冷,关闭引风后可实现速冷。但是实际使用中,因用户年龄、身体状况等不同,对空调的送风需求不同。目前,空调室内机控制引风的开关结构相对简单,通过电机带动齿轮齿条,带动挡板上下运动,由于引风口为圆形,为了保证后侧的引风不对出风风向产生干扰,挡板只能处于完全关闭或开启两种状态,无法进一步实现引风量大小的调节,难以满足舒适性的需求。且在引风口关闭过程中,用户可能会被夹手,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任意调节引风量大小、安全性高的空调引风调节的防夹手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引风调节的防夹手控制方法,所述空调设置有圆形的引风口,所述引风口上设置有引风控制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引风口的直径大小;所述引风控制结构包括固定环、驱动环、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叶片;所述固定环固定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引风口上;所述驱动环同心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环转动;所述多个叶片沿所述固定环周向层叠设置;所述叶片与所述固定环铰接,所述驱动环转动时能够驱动各个叶片作同向偏转,能够调节所述引风口的直径大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启动;
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行,带动所述驱动环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叶片转动偏转,调节所述引风口面积大小,调节引风量大小;
控制模块判断驱动机构的电机的电流值是否大于电流阈值;
当电流值大于所述电流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反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电流值大于所述电流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反转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电流值大于所述电流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反转,经过设定时间后,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停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多个引风运行模式,每个引风运行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引风口面积;控制所述引风控制结构,通过调节所述引风口的直径大小以调节引风口面积,进而调节引风量大小的步骤具体包括:
选择引风运行模式,以调节所述引风口面积,调节引风量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引风运行模式包括第一引风运行模式、第二引风运行模式、第三引风运行模式、第四引风运行模式和第五引风运行模式;
所述空调处于所述第一引风运行模式时,所述引风口完全打开,所述引风口为最大引风口面积;
所述空调处于所述第二引风运行模式时,所述引风口为最大引风口面积的四分之三;
所述空调处于所述第三引风运行模式时,所述引风口为最大引风口面积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3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引风调节的自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引风控制结构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