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7266.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建;张雅彬;张明辉;杜建强;上官海涛;郭玉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212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数据 校验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将待传输数据拆分成两个以上的数据包体,并创建对应的第一片段对象,将第一片段对象存入第一链表,第一片段对象包括对应的数据包体及其包体校验值、第一片段对象对应第一链表的索引值;依据待传输数据的校验值和第一片段对象的总数,计算得到对应第一链表的第一哈希值;依据各个第一片段对象的包体校验值和索引值,计算得到各个第一片段对象对应的第二哈希值;分别发送第一哈希值和各个第一片段对象对应的第二哈希值至数据接收端。本发明实现分布式数据传输下传输效率的提升,同时又能确保传输数据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按照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由于一些网络原因的问题,导致设备与设备之间传输大文件时容易因某个设备连接不稳定产生传输中断以及连接断开。为了解决组网传输的问题,可以使用数据分包传输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分包后的数据如何进行存储和校验,一直是一个难题。其中一种方式是利用一个哈希值作为获取数据的数据包的源头,这就要求了哈希值和数据包内容的对应关系。通常是将哈希值和包体内容通过MAP产生一个映射关系。但是当设备接收到一个哈希值时,如何根据当前的哈希值找出该哈希值在链表中的索引值呢?如果通过哈希值到存储哈希值的链表中去获取所在的索引内容这样的执行方式步骤会比较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存储介质,以提高拆包数据的查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拆包数据的索引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包括:
数据发送端将待传输数据拆分成两个以上的数据包体;
创建各个数据包体对应的第一片段对象,并将所述第一片段对象存入第一链表,所述第一片段对象包括对应的数据包体及其包体校验值、第一片段对象对应第一链表的索引值;
依据待传输数据的校验值和所述第一片段对象的总数,计算得到对应所述第一链表的第一哈希值;
依据各个第一片段对象的包体校验值和索引值,计算得到各个第一片段对象对应的第二哈希值;
分别发送所述第一哈希值和各个第一片段对象对应的第二哈希值至数据接收端。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所包含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数据包体的第一片段对象包含有其对应第一链表的索引值,以第一片段对象对应的第二哈希值作为获取对应数据包体的依据,不仅能更好的适用于具有单次数据传输量限定的不同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使接收端能依据第二哈希值获取的索引值从第一链表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对应的数据包体,同时还能依据同时获取的包体校验值判断所获取的数据包体的完整性;进一步的,接收端还能依据第一哈希值验证所同步的链表和数据整体的完整性。由此,本发明不仅能显著提高数据包体的获取效率;而且还具备验证所获取的单个数据包体和数据整体完整性的能力。从而具有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确保数据传输完整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中设备A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中设备B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