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摄像模组光心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6719.X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2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挺;曾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定 摄像模组 光心位置 图中心 测量方法及装置 测量装置 测试机台 图像显示 固定架 偏移量 测量 图像 镜头中心 生产效率 标定点 水平架 中心点 拍摄 底台 感光 光心 成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光心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待测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和标定图中心的偏移量X;步骤2、获取标定图与待测摄像模组的感光面的夹角angle;步骤3、获取对所述标定图拍摄成像后的图像中的标定图中心坐标D,根据所述标定图中心坐标D、偏移量X和夹角angle得到待测摄像模组的光心坐标C。该装置包括测试机台、标定图和图像显示测量装置;标定图设有中心点和多个标定点;图像显示测量装置用于显示待测摄像模组拍摄获取的图像和测量;测试机台包括底台和标定图固定架;标定图设于标定图固定架的水平架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快捷有效的进行摄像模组光心位置的测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摄像模组光心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的光心位置对成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现在摄像模组的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对摄像模组的光心位置进行测量是,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传统的摄像模组的光心位置的测量可以是利用摄像模组光心位置与边缘位置的光照度的变化来确定的,但是,该方法受光源照度的均匀程度影响较大,若是不均匀常常导致测量结果的极大误差;也可以是采用张正友标定光心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多张拍摄图像,消耗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现也有提出了多种新的摄像模组的光心位置测量方法,都一般都需要使得待测摄像模组的光心对准标定图中心或相关标定点,对位操作繁多,工艺难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提供一种种摄像模组光心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实现快捷有效的进行摄像模组光心位置的测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光心位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待测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和标定图中心的偏移量X;
步骤2、获取标定图与待测摄像模组的感光面的夹角angle;
步骤3、获取对所述标定图拍摄成像后的图像中的标定图中心坐标D,根据所述标定图中心坐标D、偏移量X和夹角angle得到待测摄像模组的光心坐标C。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包括:
将待测摄像模组和标定图安装于测试机台上;
量取待测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与标定图中心的垂向距离作为第一垂向距离H1;
以待测摄像模组对所述标定图进行拍摄获得第一偏移图像,获取标定图中心在第一偏移图像中的第一成像位置;
调整标定图与待测摄像模组的垂向距离,量取调整后待测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与标定图中心的垂向距离作为第二垂向距离H2;
以待测摄像模组对所述标定图进行拍摄获得第二偏移图像,获取标定图中心在第二偏移图像中的第二成像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垂向距离H1、第二垂向距离H2、第一成像位置和第二成像位置获取标定图中心和待测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的偏移量X。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垂向距离H1、第二垂向距离H2、第一成像位置和第二成像位置获取标定图中心和待测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的偏移量X包括:
以所述待测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在待测摄像模组感光面的投影位置为坐标原点,在所述感光面所在平面上建立坐标系,设定第一成像位置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S1,设定第二成像位置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S2;根据以下计算式计算偏移量X:
X/S1=H1/F;
X/S2=H2/F;
S1-S2=d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6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测模型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视联网多会议测试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