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声速引射器的大流量液氧过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5459.4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包恒;聂万胜;王辉;侯志勇;苏凌宇;刘凯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9/02 | 分类号: | F25B19/02;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1014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冷 超声速 引射器 液氧 大流量 二级换热器 一级换热器 气流入口 出气口 混合段 加注 液氮 引射 燃气发生器 饱和液氮 饱和状态 截面收缩 快速冷却 同轴设置 等压 抽气量 过冷液 换热器 混合室 匹配 发射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速引射器的大流量液氧过冷方法,将采用常规饱和液氮过冷液氧所使用的换热器作为一级换热器,能将过冷流量大于4500L/min的液氧从92K过冷至80K;在一级换热器的下游设置二级换热器,能将过冷至80K且过冷流量大于4500L/min的液氧过冷至67K以下;二级换热器内加注有处于饱和状态的液氮,其内液氮温度不超过64K,其出气口与超声速引射器的被引射气流入口相连接;超声速引射器的引射气流入口接燃气发生器的出气口;超声速引射器沿气流方向依次包括同轴设置的混合段、超扩段和亚扩段;混合段为截面收缩的锥形等压混合室。本发明能够满足CZ‑5等发射前大流量液氧快速冷却加注的需要。另外,能使超声速引射器的抽气量与负载相匹配,更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低温运载火箭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超声速引射器的大流量液氧过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提高运载能力、满足未来大型空间站和探月工程的实施需要,采用低温液体推进剂的长征5号、6号和7号运载火箭相继投入使用。目前,运载火箭所采用的低温推进剂都是饱和状态,热力学状态大部分都处于沸点温度附近,热物理性能不足,特别是密度和单位体积显冷量小。低温推进剂质量一定时,密度小会导致低温推进剂贮箱体积尺寸增大,使运载火箭总的起飞质量增加。单位体积显冷量小会增大推进剂气化损失,发射前需要进行多次补加,不能适应应急发射的需要。同时,对于长期在轨的航天器,显冷量小会导致低温推进剂气化损失增加,航天器需要频繁放气降压,造成推进剂的浪费。
推进剂过冷可以改善低温推进剂热力学性能。对于液氢/液氧火箭,推进剂过冷可以降低起飞火箭结构质量约20%,显著提升大推力火箭的运载能力。过冷推进剂的高显冷量优势还可以应用于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延长航天器的任务时间,拓宽深空探测的范围。
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采用液氧作为主要氧化剂。大流量液氧的快速过冷加注可以提高液氧密度和显冷量,显著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和发射待机时间,有效防止液氧加注过程中出现两相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以CZ-5为代表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将液氧作为主要的氧化剂。目前,发射基地大流量加注工序采用饱和状态的液氧,存在密度小、显冷量低等缺陷。对液氧进行过冷换热,可以提高液氧的密度和显冷量,显著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和发射待机时间,有效防止加注过程中出现两相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发射基地对大流量液氧的过冷保障能力有限,存在过冷流量较小、过冷度低等问题,难以适应大流量液氧快速过冷的发射需要。
减压过冷是低温推进剂常用的过冷方式。保障大流量液氧过冷时,需要真空压缩机维持较低的气枕压力,且持续抽吸大流量蒸气。
换热过冷和抽空减压过冷是两种常用的低温推进剂过冷方式。美国NASA格伦研究中心采用三级真空压缩机压缩机减压过冷液氮、再利用过冷液氮换热冷却液氧。该液氧过冷系统可以将液氮气枕压力降低到17.24~68.95KPa,过冷液氧流量700L/min,出口液氧温度降低到66.67K,液氧密度提升约10%。过冷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维持较高的真空度且液氮蒸发量较大,对多级真空压缩机的性能要求很高。目前,国内真空压缩机工艺水平还难以满足大流量液氧快速过冷换热器的需要。
目前,我国过冷低温推进剂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发射基地对于大流量液氧过冷的保障能力有限,主要在射前补加工序中采用饱和液氮过冷液氧(液氧可以由92K过冷到80K左右),制约了过冷液氧在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
申请人作为基地与工业部门的纽带,通过院校与基地、工业部门的合作,针对国内真空压缩机工艺水平难以满足大流量液氧快速过冷换热器的需要,以及采用饱和液氮过冷液氧时存在的过冷流量较小、过冷度低等问题,设计了本申请的基于超声速引射器的大流量液氧过冷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5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