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和区域推荐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5081.8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2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希杰;孙伟;马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10/762;G06V10/764;G06V10/774;G06V10/76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恒静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eans 区域 推荐 网络 行人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和区域推荐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特征提取网络,所述特征提取网络为去除inception v1模块中所有最大池化层后的网络;
(2)将K-means聚类算法加入所述特征提取网络的最后一个DepthConcat层中,所述最后一个DepthConcat层记为C9,得到检测候选区域;
所述步骤(2)中,将K-means聚类算法加入所述特征提取网络的C9中,包括以下步骤:
(21)将C9输出的M特征集划分为Q*W个单元,每个单元给定A个不同高度和宽度比的候选区域;
(22)在Q*W*A个候选区域中选取N个候选区域,每个候选区域代表一个类,以候选区域的中心位置作为聚类中心点;
(23)采用欧氏距离度量一个候选区域的中心位置到各个类的距离,把这个候选区域归划给最近的类,移动候选区域到对应的类,移动后重新计算这个变化后的类的聚类中心,同时计算目标函数的值;
(24)判断聚类中心和目标函数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则输出聚类结果;否则,将下一个候选区域按照新的聚类中心重新进行上述操作,再次进行判断聚类中心是否移动或者目标函数的值是否发生变化;
(25)以此迭代操作直至达到条件或者N个候选区域都已完成聚类,得到与实际目标区相似的所述检测候选区域;
(3)将所述检测候选区域作为RPN网络的输入,得到带有矩形区域的包围框,采用ROI池化层采集所述包围框,并计算所述包围框的特征映射,对包围框进行分类和回归;
(4)利用大量训练样本训练所述步骤(1)(2)和(3)搭建的模型,得到目标网络结构和目标网络参数以及最终的行人检测网络框架;
(5)采用测试样本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实时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means聚类和区域推荐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5)中,所述目标函数表示为:
min∑N∑M(1-IoU(Box[N],Truth[M]))
其中,N为候选区域的总数,M为C9输出的特征集的个数,Box[N]候选区域的高度与宽度,Truth[M]实际目标区的高度和宽度,IoU为候选区域与实际目标区的交叠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means聚类和区域推荐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包围框的分类通过包围框分类网络实现,所述包围框分类网络为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层后的子网络,其输出是每个锚是行人或背景的概率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K-means聚类和区域推荐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包围框的回归通过包围框回归网络实现,所述包围框回归网络是与所述包围框分类网络并列的子网络,其计算每个包围框的位置偏移量,用于回归更加精确的目标检测框,同时只对包含目标的锚计算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50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