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75052.1 | 申请日: | 201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华;周伟伟;张浩;皇甫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堵头盖 封堵装置 底板 出气孔 空心桩 桩芯 杂物 泥土 平行间隔设置 底板连接 倒置 内侧壁 外周壁 圆台状 中空 铰接 施工 工作量 圈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上述封堵装置包括:中空堵头盖,堵头盖呈倒置的圆台状,堵头盖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套设于堵头盖的外周壁上;以及环形的底板,底板连接于堵头盖内侧壁的底部,底板上设有出气孔盖,出气孔盖铰接于底板上。本发明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中,通过设置O形密封圈和出气孔盖,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中,避免了后期桩芯掏泥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桩基混凝土大量应用,在使用空心桩施工时,压桩过程中会将周边淤泥和杂物等掉入桩芯位置,不利于后期桩芯浇筑混凝土工序的进行,也增加了桩芯掏泥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桩基施工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中空堵头盖,堵头盖呈倒置的圆台状,堵头盖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套设于堵头盖的外周壁上;以及
环形的底板,底板连接于堵头盖内侧壁的底部,底板上设有出气孔和可盖合出气孔的出气孔盖,出气孔盖铰接于底板上。
上述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头盖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密封圈槽,O形密封圈分别一一对应套设于密封圈槽中。
上述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头盖上还设有提拉手把,提拉手把的两端连接于堵头盖内侧壁的上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利用上述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当最后一节桩施工至离地面1-1.5m时,暂停压桩,将封堵装置放入桩芯中,保证O形密封圈与桩内壁紧密接触且堵头盖未完全进入桩芯中,继续进行压桩至将桩施工至设计标高;当土方开挖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即可拔出封堵装置。
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头盖上还设有提拉手把;
当土方开挖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将出气孔盖打开以平衡内、外气压,再利用提拉手把将封堵装置从桩芯中拔出。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中,通过设置O形密封圈和出气孔盖,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中,避免了后期桩芯掏泥的工作量。使用上述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较常规工艺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堵头盖;2、O形密封圈;3、底板;4、出气孔盖;5、密封圈槽;6、提拉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5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压桩机的可调节刮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边坡爬坡送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