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3810.6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安永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李伟;陈东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提供排水性以及牵引性良好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2条中央主沟(10)之间的中央陆地部(30);中央主沟(10)与胎肩主沟(15)之间的中间陆地部(35);以及胎肩主沟(15)与接地端(E)之间的胎肩陆地部(40),分别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较长的第一沟部(11)和较短的第二沟部(12)交替地排列而使得中央主沟(10)以锯齿状延伸,在中央陆地部(30)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鼓出的鼓出部(31),中央主沟(10)的第一沟部(11)以如下方式倾斜:越是后接地的部位则越趋向接地端(E)侧,第一横沟(20)横穿中间陆地部(35)和胎肩陆地部(40),并且在中央陆地部(30)的鼓出部(31)形成凹口(21)。
本申请以日本特许出愿2017-238846(申请日:2017年12月13日)为基础并主张日本特许出愿2017-238846的优先权。本申请包含日本特许出愿2017-238846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已知具有在轮胎周向上以锯齿状而延伸的主沟的充气轮胎。这种充气轮胎的主沟为锯齿状,因此,虽然牵引性优异,但排水性并不充分。
另外,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那样,已知如下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轮胎宽度方向中央的中央陆地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肩陆地部、以及中央陆地部与胎肩陆地部之间的中间陆地部,并具有横穿胎肩陆地部和中间陆地部的横沟。对于这种充气轮胎而言,由于水能够从横沟内通过,因此排水性良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46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40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2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申请人还研究了如下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中央陆地部、中间陆地部以及胎肩陆地部,中央陆地部的两侧的主沟为锯齿状,并在中央陆地部设置有向轮胎宽度方向鼓出的鼓出部。在该情况下,可以认为,在中央陆地部的向轮胎宽度方向鼓出的鼓出部附近,排水性以及牵引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性以及牵引性良好的充气轮胎。
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作为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而具有轮胎赤道侧的2条中央主沟以及轮胎接地端侧的2条胎肩主沟,并具有:2条所述中央主沟之间的中央陆地部;所述中央主沟与所述胎肩主沟之间的中间陆地部;以及所述胎肩主沟与接地端之间的胎肩陆地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分别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较长的第一沟部和较短的第二沟部交替地排列而使得所述中央主沟以锯齿状延伸,在所述中央陆地部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鼓出的鼓出部,所述中央主沟的所述第一沟部以如下方式倾斜:越是后接地的部位则越趋向接地端侧,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沟横穿所述中间陆地部和所述胎肩陆地部,并且在所述中央陆地部的所述鼓出部形成凹口。
上述充气轮胎,特别是因中央主沟以及第一横沟的上述构造而使得排水性以及牵引性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宽度方向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其他胎面花纹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3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