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脱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3431.7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雨;陆海;李科;王建辉;闫博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5 | 分类号: | C02F11/15;C02F11/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脱水 脱水腔 污泥脱水装置 顶盖 排水腔 底盖 壳体 污泥 等离子体发生器 无害化处理 超声空化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双重脱水 脱水效果 协同处理 预处理器 滤水板 电渗 隔开 挤压 体内 | ||
1.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脱水壳体、底盖和顶盖,所述污泥脱水壳体内设置有脱水腔,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脱水腔的上方,所述顶盖还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带动所述顶盖上下运动;所述脱水腔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之间还设置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所述脱水腔通过滤水板隔开;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滤水板的上方;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下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顶盖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底盖活动安装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底部,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为环形的绝缘壳体,所述脱水腔、排水腔以及滤水板均为与所述绝缘壳体相匹配的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滑槽,所述滤水板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滑轨,所述滤水板沿所述竖直滑槽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板的顶端为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的侧边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内壁上部密封连接;所述顶盖位于所述环形开口上方;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内侧底端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滤水板的底端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底盖之间设置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底盖上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端与所述底盖铰接,顶端铰接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还连接有预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器包括预处理器壳体,所述预处理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污泥进口,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预处理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超声空化器件,所述超声空化器件与换能器连接;所述预处理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与脉冲电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出口还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抽泥机与所述污泥脱水壳体的进料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34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脱水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绑砖结构及窑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