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豇豆支架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3385.0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肖红;李承涛;潘业勤;谭萍;李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A01G22/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豇豆 竹竿 支架栽培 处系 对称 田地 两边 三角架 单株栽培 对称直线 幼苗出土 植物栽培 交叉处 交叉线 细塑料 绑紧 粗线 活结 两段 幼苗 绳子 穿过 增设 | ||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公开了一种豇豆支架栽培方法;首先在每畦田地对称两边每隔2米插入竹竿,将畦田地两边对称的两根竹竿在离地面1.6‑1.8m处相互交叉,交叉处用绳子绑紧,厢两段用三角架固定,用粗线分别在离地面0.2‑0.3m处、0.7‑0.9m处、1.8‑2m处顺竹竿各拉成一条直线,每边3条直线,然后在每2米之间均匀播13‑16颗豇豆种,采用单株栽培,最后幼苗出土后抽蔓初期,用细塑料线在幼苗处系活结,再向上穿过0.2‑0.3m处、0.7‑0.9m处、1.8‑2m处的3条直线,在最高处系紧即可。在最高处的的对称直线上设增设交叉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豇豆支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豇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籽粒可做主食,也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加工制作成豆沙、豆馅;也可以用烤焦的种子做咖啡的代用品的等。豇豆的豆芽、幼苗、嫩荚都可以用来作菜。此外,豇豆不仅适宜于放牧,还可以和玉米、高粱等作物混合进行青贮。因为豇豆的纤维素较苜蓿更容易消化,所以豇豆也是奶牛等牲畜的优良饲料。豇豆耐高温喜光,比较耐旱不耐涝。用作菜用的豇豆有长蔓和短蔓两种类型,蔓豇豆的荚嫩,肉质肥厚,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要搭支架;短蔓豇豆分枝多,侧枝短,不需要搭支架,产量中等。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豇豆长在距离地面2-2.3米的第三排两边粗线上容易反复缠绕在两边的线上,造成病虫害和豇豆畸形果的增加,从而增加农药施用数量和影响豇豆的后期产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通过在最高处的第三排两边的粗线上增设交叉线,可使豇豆的顶部的支撑面扩大。有效的减少病虫害和畸形果的产生。从而减少农药喷施的次数。提高豇豆的后期产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豇豆支架栽培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豇豆支架栽培步骤为:
(1)在每畦田地的对称两边隔2米用点穴棒插出25cm深的洞口,将竹竿顺洞口插好;
(2)将畦田地两边对称的两根竹竿在离地面1.6-1.8m处相互交叉,交叉处用绳子绑紧,厢两段用三角架固定;
(3)用粗线分别在离地面0.2-0.3m处、0.7-0.9m处、1.8-2m处顺竹竿各拉成一条直线,每边3条直线;
(4)每2米之间均匀播13-16颗豇豆种,采用单株栽培;
(5)待幼苗出土后抽蔓初期,用细塑料线在幼苗处系活结,再向上穿过0.2-0.3m处、0.7-0.9m处、1.8-2m处的3条直线,在最高处系紧即可。
(6)在最高处的对称直线上设增设交叉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此发明简单、易行、容易掌握。可有效的减少病虫害和畸形果的产生。从而减少喷施农药的次数和提高豇豆的后期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豇豆支架栽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豇豆胡支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每畦田地对称两边每隔2米插入竹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未经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3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菊花种植防倒伏装置
- 下一篇:顶部可开启的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