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道路曲率的可拓前馈车道保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3138.0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蔡英凤;臧勇;王海;孙晓强;陈龙;梁军;李祎承;刘擎超;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12 | 分类号: | B60W3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道路 曲率 可拓前馈 车道 保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道路曲率的可拓前馈车道保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步骤2,根据二次多项式进行车道线拟合计算;
步骤3,设计前馈可拓控制器;包括:
步骤3.1,前馈可拓控制器特征量和域界划分;具体地:
选择道路曲率ρ及其变化率作为特征量,并构成前馈可拓特征状态集合根据可拓控制原理,将前馈可拓特征状态集合划分为三个区域:经典域、可拓域和非域;将上层可拓控制器特征集合域界表示为:
经典域
可拓域
非域为整个可拓集合中除去经典域和可拓域剩余的集合区域;
步骤3.2,计算前馈关联函数;具体的:
设上层可拓控制器特征量为道路曲率ρ,最佳道路条件为直线道路,即ρ=0,且将上层可拓控制器的最佳特征状态点为Sff0=(0,0),则车辆在车道行驶过程中通过车道线检测得到的实时道路曲率状态
计算经典域可拓距:
计算可拓域可拓距:
计算实时特征量与最优状态点的可拓距:
其中,kρ1和kρ2为可拓距的加权系数;
则前馈关联函数Kupper(S)满足如下关系:
当Sff∈Rupper_os时,
Kupper(S)=1-|SffSff0|/|Mupper_0|
否则,
所以上层关联函数Kupper(S)为:
步骤3.3,前馈模式识别;具体地:
步骤3.3的具体实现包括:
若Kupper(S)≥0,则该状态为测度模式Mupper_1;
若-1≤Kupper(S)0,则该状态为测度模式Mupper_2;
若Kupper(S)-1,则该状态为测度模式Mupper_3;
步骤3.4,计算前馈可拓控制器输出量,具体的:
在测度模式Mupper_1时,此时道路曲率较小,车道线较为平滑,处于稳定状态,输出控制量为:
δff=-Kupper_CM1S
其中,Kupper_CM1为反馈增益系数,其值为[Kupper_c1 Kupper_c2]T,S为实时特征状态量,其值为
在测度模式Mupper_2时,此时道路曲率处于较大范围,车道线存在较大弯道,处于临界稳定状态,输出控制量为:
δff=-Kupper_CM1S+Kupper_C·Kupper(S)·[sgn(ρ)]
其中,Kupper_C为附加项系数,sgn(ρ)为符号函数,满足如下关系:
在测度模式Mupper_3时,此时道路曲率过大,此时控制器输出不考虑,其值保持为0;
因此,将上层前馈可拓控制器输出控制量δff表示为:
步骤4,设计下层可拓控制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下层可拓特征量提取和域界划分;具体地:
设下层可拓控制器选择预瞄点横向位置偏差eL,航向偏差由此构成二维特征状态集合,记做
根据可拓控制理论,确定各个特征量的经典域区域和可拓域区域,并分别表示为:
经典域
可拓域
步骤4.2,计算下层可拓控制器关联函数;具体的:
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实时特征状态量记做那么实时状态量与最佳状态点的可拓距为:
经典域可拓距为:
可拓域可拓距为:
如果实时特征状态量位于经典域Ros中,则关联函数为:
Klow(S)=1-|SSfb0|/Mo
否则,
Klow(S)=(Mo-|SSfb0|)/(M-Mo)
所以,关联函数可以表示为:
步骤4.3,下层测度模式识别;具体的:
根据关联函数值对系统特征量模式识别,模式识别规则如下所示:
IF Klow(S)≥0,THEN实时特征状态量测度模式Mlow_1;
IF -1≤K(S)0,THEN实时特征状态量测度模式Mlow_2;
ELSE测度模式Mlow_3;
步骤4.4,输出下层控制器;具体的:
当测度模式为Mlow_1时,车辆-道路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控制器前轮转角输出值为:
δfb=-KlowCM1S
其中,KlowCM1为测度模式Mlow_1基于特征量S的状态反馈系数,KlowCM1=[Klow_c1 Klow_c1]T,采用极点配置方法选择状态反馈系数,S值为
当测度模式为Mlow_2时,系统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属于可调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控制器附加输出项,将系统重新调节到稳定状态,控制器前轮转角输出值为:
KlowC为测度模式Mlow_2下附加输出项控制系数,该系数主要基于测度模式Mlow_1下控制量适量人工调节,保证附加输出项能够使得系统在此回到稳定状态;
其中,
KlowC·Klow(S)·[sgn(S)]为控制器附加输出项,该项结合了下层关联函数值Klow(S),关联函数体现了车辆在车道爆出中沿车道中心线运动的调节难度,因此,通过关联函数值的变化,根据控制难度实时改变控制器附加输出项的值;
当测度模式为Mlow_3时,车辆由于距离车道中心线偏差较大,无法及时调节到稳定状态,为保证车辆安全,此时控制器前轮转角输出值为:
δfb=0
因此,下层可拓控制器对于特征量控制器前轮转角输出值为:
步骤5,计算控制量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31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状态反馈的智能汽车可拓车道保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