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蝶阀加热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3130.4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钊;耿自才;王晓军;房本杰;李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2;F16K1/36;F16K27/02;F16K4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潘迅 |
地址: | 11602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 阀体 蝶阀 沉孔 加热 机械工程技术 热电偶连接座 热电偶接头 外表面焊接 安全性能 保障系统 从外向内 垫片密封 阀体侧面 阀体密封 阀体温度 工作效率 固定螺母 加热管孔 两端直段 排除故障 切断电源 通电加热 凸台侧面 外接电源 引出导线 测量阀 内凸台 热电偶 外开孔 蝶板 体内 穿过 侧面 贯穿 加工 | ||
一种蝶阀加热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在靠近蝶板与阀体密封面的阀体内凸台侧面加工出Ω形凹槽,凹槽内安装加热管,并在阀体侧面中部与凹槽处于同一平面处开2个加热管孔,加热管与两端直段分别引出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加热管固定螺母将加热管并与阀体贴合,并通过加热管垫片密封。阀体另一侧中部内凸台的侧面开一沉孔,并在阀体上向外开孔贯穿阀体,外表面焊接热电偶连接座,热电偶从外向内穿过热电偶接头和阀体,插入沉孔内与阀体贴合,用于测量阀体温度。当加热管通电加热,阀体温度达到所需温度而蝶阀可以打开时即可切断电源。本发明结构紧凑易操作,可在线排除故障保障系统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蝶阀加热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化工系统中,蝶阀由于结构长度短、重量轻、性价比高等优点经常作为流体控制元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阀门。在用于气体输送的管道中,包括真空管道,蝶阀是最常用的阀门。
在某种化学反应系统中,反应的产物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包括常温可凝性气体碘。这种碘蒸气当高温时是气体,随温度下降而变为液体和固体,常温时即为坚硬的固体。气体流通的管路安装有蝶阀控制流量,长期运行后碘蒸气将在管道内壁及蝶阀内表面凝结,包括蝶阀阀体与蝶板的密封面,时间越长碘凝结越厚。当蝶阀关闭后凝结的碘将蝶板与阀体粘接,当碘凝结为固体后,蝶板与阀体紧密结合而无法打开,必须更换后维修,通常使用化学试剂浸泡才可将碘溶解,从而才能将蝶阀打开。这种故障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根据固体碘随温度升高而转化为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可在蝶阀内部设置加热及测温元件,通电加热及控制阀体温度,可将在蝶板及阀体间凝结的固体碘加热后熔化,减小蝶板与阀体的结合力,从而使蝶板与阀体容易脱离而可以打开,排除故障保障系统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蝶阀加热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在含有可凝性气体流通的管路中安装的蝶阀由于气体凝结导致蝶板与阀体粘接而无法打开的问题,使出现故障的蝶阀易于打开,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该蝶阀加热装置基于物质受热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和气态的相变原理,当安装于含有可凝性物质的气体输送管道中的蝶阀由于气体降温可凝性物质凝固,蝶板与阀体粘接无法打开时,通过阀体加热使凝结的物质熔化减小粘合力从而使蝶阀打开。以碘为例,常温下为暗黑色固体,当加热至113.7℃时变为液体,再加热至184.3℃时变为气体,反之高温的气体碘随着温度降低也会逐步变为液体和固体。当蝶阀关闭后,蝶板与阀体间缝隙内留存的碘由于温度降低而转化为固体,相当于粘结剂将蝶板与阀体紧密结合而无法打开。众所周知固体比较坚硬,而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可利用固体碘受热液化或汽化的原理,将阀体与蝶阀的密封面加热至113.7℃以上,使蝶板与阀体间缝隙内的碘熔化,减小蝶板与阀体的结合力,蝶板与阀体容易脱离即可打开。该装置在靠近于蝶板与阀体密封面的阀体内凸台处加工出凹槽,并在阀体侧面垂直于主轴的方向开2个孔,与凹槽处于同一平面并与之相连。两端带有螺纹并焊接有挡圈的加热管安放在凹槽内,两端从阀体侧面的孔中伸出,加热管的挡圈与阀体内表面间安装有垫片,2个加热管固定螺母分别套入加热管两端并拧紧。与加热管引出孔相对的阀体另一侧靠近凹槽处钻一沉孔,阀体向外也钻一孔并在此孔处焊接热电偶接头,测温的热电偶从外向阀体内穿过热电偶接头,端部插入凹槽附近的沉孔内用于测量阀体金属的温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3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双压调节的复合式蝶阀
- 下一篇:一种气封式阀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