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化TV显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3044.3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9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毕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瑞之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4 | 代理人: | 黄爱君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新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化 tv 显示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型化TV显示结构,包括:反射板和LED光源,所述反射板包括中央反射区域和分布在中央反射区域四周的周边反射区域,安装在反射板前侧且呈矩阵分布的多个LED光源正对反射板的中央反射区域,所述反射板的周边反射区域上印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光油墨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型化TV显示结构,可通过在反射板的周边区域设置吸光油墨点降低反射板周边光线的反射效率,防止显示器的周边产生亮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型化TV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直下式TV追求越来越薄型化,由于对灯影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使用的LED光源的发光角度也越来越大。按照目前设计方式,底面的反射板均为同一材质,如图1所示,由于LED光源的发光角度变大,导致四周LED光源产生的亮光照射到反射板周边区域上产生亮带出现,反射板周边区域上反射的光线过强容易造成显示器的周边颜色和中央区域不一致,从而在显示器的周边产生亮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型化TV显示结构,可通过在反射板的周边区域设置吸光油墨点降低反射板周边光线的反射效率,防止显示器的周边产生亮带。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型化TV显示结构,包括:反射板和LED光源,所述反射板包括中央反射区域和分布在中央反射区域四周的周边反射区域,安装在反射板前侧且呈矩阵分布的多个LED光源正对反射板的中央反射区域,所述反射板的周边反射区域上印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光油墨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在反射板前侧且呈矩阵分布的多个LED光源发出亮光,亮光照射在反射板的中央反射区域,然后反射到显示屏上,由于LED光源的发光角度较大,分布在矩阵周边的LED光源产生的亮光会通过反射板的周边反射区域反射到显示屏的周边,从而造成显示屏周边产生亮带,为了防止亮带的产生,在反射板的周边反射区域上印刷多个均匀分布的吸光油墨点,通过吸光油墨点降低反射板周边光线的反射效率,从而使得反射到显示屏周边的光亮减少,从而防止显示屏周边亮带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吸光油墨点之间的距离为2-5mm。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印刷在反射板周边反射区域上的相邻两吸光油墨点之间的距离为2-5mm时,显示屏周边区域上的亮带现象减弱明显。
更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吸光油墨点之间的距离为3mm。实际操作中发现,当印刷在反射板周边反射区域上的相邻两吸光油墨点之间的距离为3mm时,显示屏周边区域上的亮带现象基本完全消失。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LED光源之间的距离为20-50mm。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相邻两LED光源之间的距离为20-50mm,反射板上反射到显示屏上的光线分布较为均匀,显示屏上的亮点数目减少明显。
更进一步,所述相邻两LED光源之间的距离为40mm。实际操作中发现,当相邻两LED光源之间的距离为40mm时,反射板上反射到显示屏上的光线分布最为均匀,显示屏上的亮点数目基本消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型化TV显示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薄型化TV显示结构构造简单,可通过在反射板的周边区域设置吸光油墨点降低反射板周边光线的反射效率,防止显示器的周边产生亮带。
2)本薄型化TV显示结构优化了LED光源的分布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显示器上亮点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显示器的显示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反射板;110、中央反射区域;120、周边反射区域;200、LED光源;300、吸光油墨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3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流量表的淋雨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小型淋雨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