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甲醛和苯净化的新型可见光催化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72624.0 | 申请日: | 201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武宇航;王晓晶;宋美婷;苏毅国;柴占丽;赵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2;B01D53/8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甲醛 净化 新型 可见 光催化 材料 | ||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领域的实用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三元光催化材料(Bi2MoO6/Bi/g‑C3N4)用于室内甲醛和苯的净化,采用三聚氰胺,硝酸铋,钼酸钠,硼氢化钠通过简单的固热法、水热法以及原位还原制备出在可见光下高效氧化室内甲醛和苯的三元光催化剂。只需要简单的将催化剂铺于平面上,经过可见光的照射就可以将甲醛和苯氧化为二氧化碳,而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稳定性极高。所制得的催化剂无毒无害便于回收,该催化剂不包含贵金属,大幅度的降低材料的成本。符合环境净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三元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室内甲醛和苯的净化的应用,工程上涉及室内气体污染处理领域,技术上涉及材料合成及光催化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比如办公室、学校、医院、汽车、家;在众多污染物中,甲醛和苯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许多木质材料的家居装饰等会在之后的长时间使用中源源不断的排放甲醛和苯等气体于封闭空间,从而导致室内的甲醛和苯难以被测底清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呼吸道和眼睛造成严重的刺激,引起头痛,肺炎甚至癌症的发生;对于室内甲醛和苯的处理领域,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无二次污染的技术,具有无残留,适用性广,处理效果高的特点,成为气体污染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
类石墨烯碳化氮(g-C3N4)被广泛的应用于光催化领域,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对可见光响应,优秀的稳定性,廉价无毒以及独特的类石墨烯片层结构等特点;但是,碳化氮的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较高,从而导致对太阳光的利用率降低,造成碳化氮使用的局限性。
钼酸铋(Bi2MoO6)具有独特层状晶体结构,可以高效的促进电子转移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而且禁带宽度在2.5-2.8eV之间,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价带位置较正,因此具有较高的氧化性能。钼酸铋被认为是非常合适的催化剂与碳化氮复合,用于甲醛与苯的氧化。然而二者复合形成异质结后在实现光生电子与空穴在空间上分离的同时,他们的氧化还原性降低了,他们的氧化还原性质被严重的束缚。
为了解决在实现光生载流子高效分离的同时保持催化剂原有的氧化还原性,将三元催化剂组合形成Z型体系,使得催化剂保持原有的氧化和还原性,从而达到光生电子与空穴分离的同时使得催化剂保持原有的氧化与还原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用于室内甲醛和苯的净化,整个制作过程简单,绿色,高效,且没有利用贵金属的参与大大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可以将甲醛与苯在可见光下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与活动空间,同时还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循环利用。原料成本低,可推广至室内空气净化的领域,如空气净化器、内墙涂料等。
发明内容
与目前应用较广的硅藻泥吸附以及二氧化钛相比,硅藻泥在前期吸附甲醛后,会达到一个吸附平衡状态,从而失去了继续吸附的能力,二氧化钛对可见光没有响应必须借助于紫外光的照射才可以起到氧化甲醛苯的作用,增加了使用成本,限制了其净化空气的能力。本发明基于开发高效稳定成本低且可以利用可见光氧化甲醛和苯的催化剂的目的。利用简单的原始材料通过固热、水热法、原位还原法合成了三元催化剂。打破了目前催化剂的使用瓶颈,开发了可以高效利用可见光,将甲醛与苯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且具有较高稳定性可以循环使用的催化剂。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催化效果,对于相对高浓度的甲醛具有快速降解的特性,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条件简单,可以推广至室内空气净化领域。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