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信息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2229.2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马付良;曾志翔;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叶蕙;王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力学 微生物 作用 信息 采集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信息的采集分析方法,包括:S1、提供待腐蚀样品;S2、对样品进行微生物腐蚀;采集微生物腐蚀前样品及微生物腐蚀后样品的电化学信息;S3、对微生物腐蚀前样品及微生物腐蚀后样品分别进行腐蚀磨损;采集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电化学信息,以及腐蚀磨损过程中的摩擦学信息;S4、测量磨痕轮廓,计算磨损体积,进而得到磨损损失量。本发明信息的采集分析系统,各单元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材料损伤时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分析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的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而为材料安全服役提供数据支撑,为材料选材和防护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材料腐蚀与摩擦学信息原位采集分析方法和系统,属于材料损伤评价领域。
背景技术
在海洋环境下服役的摩擦部件,比如船用换热器、海水淡化设备、盐生产设备、海洋与化学加工设备、螺旋桨轴及水泵、汽油及水箱等涉海装备及零部件会同时面临腐蚀磨损和微生物腐蚀,因而加剧了零部件的腐蚀磨损失效。这些零部件的服役环境是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环境,为了设备的安全服役,一定要掌握其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交互作用的规律,但是目前系统的针对这一工况的研究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信息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信息的采集分析方法,包括:
S1、提供待腐蚀样品;
S2、对样品进行微生物腐蚀;
采集微生物腐蚀前样品及微生物腐蚀后样品的电化学信息;
S3、对微生物腐蚀前样品及微生物腐蚀后样品分别进行腐蚀磨损;
采集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电化学信息,以及腐蚀磨损过程中的摩擦学信息;
S4、测量磨痕轮廓,计算磨损体积,进而得到磨损损失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信息的采集分析系统,包括:
生化培养箱,其用于对样品进行微生物腐蚀;
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用于对微生物腐蚀前样品及微生物腐蚀后样品分别进行腐蚀磨损,并用于采集腐蚀磨损过程中的摩擦学信息;
电化学工作站,其用于采集微生物腐蚀前样品及微生物腐蚀后样品的电化学信息,并用于采集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电化学信息;
表面轮廓仪,其用于在腐蚀磨损完成后,收集磨痕轮廓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信息的采集分析方法与系统,各系统单元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材料损伤时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分析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对材料破坏的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而分析其交互作用规律,实现交互作用规律的研究,进而为材料安全服役提供数据支撑,为材料选材和防护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方式中信息的采集分析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F690钢和TiSiN-Cu涂层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开路电位的变化曲线;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F690钢和TiSiN-Cu涂层电化学-力学-微生物作用下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