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尾矿分级再磨的硫化铜矿组合捕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2228.8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宁;刘坤;苗梁;赵天岩;包玺琳;胡延明;王婷霞;罗刚;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尾矿 分级 硫化 铜矿 组合 捕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尾矿分级再磨的硫化铜矿组合捕收剂,本发明原材料为丁基钠黄药,通过取代反应使3‑氯丙烯与丁基钠黄药发生反应生成丁黄原酸丙烯酯,再通过加成反应使丁黄原酸丙烯酯与溴水反应生成1,2‑溴丁黄原酸丙烷酯,为目标组合捕收剂成分之一,组合捕收剂的另一成分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百分比,取90‑95%的1,2‑溴丁黄原酸丙烷酯和5‑1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室温下在锥形瓶中混合,得到一种硫化铜矿浮选组合捕收剂,本发明中捕收剂具有强选择性和捕收性,同时兼备较好的起泡性能,能够很好地实现硫化铜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浮选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尾矿分级再磨的硫化铜矿组合捕收剂。
背景技术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在有色金属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铜矿资源储量分散,人均占有量少。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黄铜矿、蓝铜矿、辉铜矿、缴铜矿、孔雀石等。目前,己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铜矿物只有16种。主要有原生硫化铜矿、次生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铜矿床类型有砂卡岩型、斑岩型、火山沉积型、层状型及铜镇硫化物型五大类。硫化铜矿是铜的主要来源。
高效的铜矿捕收剂是浮选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浮选药剂的研究,正朝两个方向发展:—是开发研制高效、低毒、廉价、低耗、原料广泛的新型捕收剂;二是对各种现有捕收剂进行合理搭配、组合使用,制备一种从用量少、选择性、捕收性、起泡性兼顾的高效硫化铜矿组合捕收剂是当今科学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尾矿分级再磨的硫化铜矿组合捕收剂。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尾矿分级再磨的硫化铜矿组合捕收剂,所述捕收剂是由质量百分比为90-95%的1,2-溴丁黄原酸丙烷酯和质量百分比为 5-1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组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捕收剂是由质量百分比为90%的1,2-溴丁黄原酸丙烷酯和质量百分比为1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组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1,2-溴丁黄原酸丙烷酯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1)1mol的丁基钠黄药、1mol的3-氯丙烯和催化剂在温度为 500-600℃的条件下反应:
(2)将步骤(1)中的生成的产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滤液为NaCl, 再将滤渣加入溶有1.0-1.5mol溴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催化剂为V2O5,所述催化剂V2O5的用量为10mg。
优选的,所述步骤(2)溴水与四氯化碳的体积比为1:4。
其中,1,2-溴丁黄原酸丙烷酯的结构式为:
十二烷基磺酸钠结构为:
其用法为按质量百分比取90-95%的1,2-溴丁黄原酸丙烷酯和 5-1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于室温下在锥形瓶中混合,取适量组合捕收剂溶于水中,配成捕收剂溶液待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以硫化铜矿特性出发,利用基团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有机化学学科,从捕收剂分子结构出发,制备了一种用量少、选择性、捕收性、起泡性兼顾的高效硫化铜矿组合捕收剂。本发明从化学基团分子结构入手,引入特定的基团分子,使得捕收剂具有较强选择性、捕收性和起泡性,与传统浮选药剂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2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