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侧舱门铰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1711.4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夏立民;项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86 | 分类号: | B60J10/86;E05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舱门 铰链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侧舱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在腰梁下方且截面呈L型的铰链安装槽钢、侧舱门,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铰链安装槽钢和侧舱门的单轴铰链,所述的侧舱门包括闭合时位于铰链安装槽钢下方的舱门型材,以及设置在舱门型材上端并用于连接所述单轴铰链的舱门板,在铰链安装槽钢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抵住舱门型材顶端的密封胶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舱门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侧舱门的闭合可靠度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客车侧舱门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客车舱门作为整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相当重要。而舱门最主要的设计难点在于铰链的连接方式,客车的侧舱门铰链是用来旋吊侧舱门的一个车身构件,其具体的结构型式决定着舱门的开启角度。密封性能及其装配工艺性,同时也决定着侧围蒙皮下沿与腰梁的连接形式,影响着车身的外观质量。客车上现有的舱门铰链设计结构和装配工艺虽已比较成熟,也能够满足基本使用要求,但铰链本身存在着预紧力大、材料成本高、可靠性差、售后服务费用高等弊端。
目前国内普遍的城市客车侧舱门铰链是橡胶铰链,参见图1所示,它是通过在上型材11和下型材12之间嵌入一柔性的橡胶连接条8来作为侧舱门7与车身腰梁10之间的连接构件,车身外表面包覆有涨拉蒙皮9。该形式的侧舱门铰链也属于合页式铰链,结构简单,中间的橡胶件起转轴和连接以及密封作用,它是利用橡胶的弹性压缩与拉伸来实现对舱门的旋吊作用的,但时间一长中间的橡胶就容易老化、断裂,导致舱门整体脱落,可靠性差。
中国专利ZL201721183974.3公开了一种客车舱门密封结构,包括安装板、密封件、单轴铰链安装板、舱门单轴铰链和舱门本体,所述单轴铰链安装板固定于安装板上,舱门本体通过舱门单轴铰链铰接于单轴铰链安装板上,密封件设于安装板上,且密封件的一端抵接于舱门本体上;所述密封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止口部和密封胶条部,密封止口部插接于安装板上,密封胶条部抵接于舱门本体上;所述密封止口部为U形状,密封胶条部为圆形状。该专利通过设置密封胶条部抵住舱门本体侧面,同样配合安装板实现双重防止雨水渗透的效果,但是,由于闭合时密封胶条部是抵住舱门本体侧面的,此时,密封胶条部会由于自身弹性受压对舱门本体产生一个向外开启的反作用力,这样,导致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车体振动而发生侧舱门被震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客车侧舱门铰链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客车侧舱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在腰梁下方且截面呈L型的铰链安装槽钢、侧舱门,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铰链安装槽钢和侧舱门的单轴铰链,所述的侧舱门包括闭合时位于铰链安装槽钢下方的舱门型材,以及设置在舱门型材上端并用于连接所述单轴铰链的舱门板,在铰链安装槽钢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抵住舱门型材顶端的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条的内部设有中空的弹性缓冲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型材顶端一侧还向上延伸形成凸起,使得舱门型材顶端与舱门板之间配合形成截面呈L型的密封沟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型材上的凸起的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在铰链安装槽钢的下端焊接有一密封安装板,所述密封胶条紧固在所述密封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舱门板与单轴铰链的设置满足:侧舱门绕单轴铰链翻转过程中,舱门板上端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始终位于铰链安装槽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铰链安装槽钢下端设置密封胶条,使得侧舱门闭合时,舱门型材顶端挤压并密封胶条形成密封面,配合L型结构的铰链安装槽钢,可以形成双密封效果,有效避免雨水进入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1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