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9623.0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4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艺琼;李燕;夏洋洋;杨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天津路141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分泌 临床 注射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外接电源、上固定架、上定位筒和定位架,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架共有两个,第三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四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上定位筒前后两侧固接有滑筒,滑筒套接在调节横杆上,所述定位架呈十字形且卡接在上定位筒四角的定位槽内,定位架中央固接有激光定位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固定槽与上固定架可将病人的手臂固定夹紧,依靠激光定位灯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上作为参照即可调节定位装置的高度、纵向位置及横向位置,注射器依靠下定位筒的扶正作用即可进行精确注射,其注射精度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内分泌疾病是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本身的分泌功能和(或)结构异常时发生的症候群,在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注射药物以维持机体激素的平衡,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在注射药物时,仅凭借医务人员的经验不易把握注射的准确度,且注射过程中由于病人手臂的移动,无法保证对注射部位精确定位,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在公告号为CN108325028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布了一种用于内分泌临床的注射定位装置,其抵压杆的一端与转动块相接触,使得转动块被卡接住,无法转动,从而使得安装座与支撑柱之间的间距被很好地控制住,进而可以很好地调节手臂的夹持度效果,方便使用者使用。然而该装置仅仅是对手臂进行固定,无法对注射器进行限制,仍旧会发生注射时注射器偏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固定槽与上固定架可将病人的手臂固定夹紧,依靠激光定位灯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上作为参照即可调节定位装置的高度、纵向位置及横向位置,注射器依靠下定位筒的扶正作用即可进行精确注射,其注射精度大大提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外接电源、上固定架、上定位筒和定位架,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表面固接有橡胶气囊,橡胶气囊内固接有若干充气柱,充气柱外侧于橡胶气囊内填充有填充海绵,充气柱可以起到支撑及按摩的作用,所述橡胶气囊表面固接有电热层,电热层通过电热丝发热,提高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底座内部右侧壁上固接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橡胶软管连接橡胶气囊内充气柱,并于底座右侧壁上设有进气孔,以便对橡胶气囊及充气柱充气,所述外接电源与电热层和充气泵电性连接,以为电热层及充气泵供电,所述上固定架横截面呈半圆形且共有两个,其分别位于底座上方前后两侧,配合底座使用,可从前后两侧固定病人手臂,所述上固定架内表面上固接有海绵层,以提高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上固定架两侧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面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端面上固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在底座内部,所述底座前端面下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前端于底座前方固接有转柄,后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内部后端面上,且转杆后端外侧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前端固接在转杆上,后端固接在底座内部后侧壁上,所述转杆于相对应上固定架下方的位置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方后侧啮合有第一齿牙杆,下方前侧啮合有第二齿牙杆,所述第一齿牙杆插接在第一固定杆内,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内部右侧壁上,所述第二齿牙杆插接在第二固定杆内,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内部左侧壁上,所述第一齿牙杆左端上方固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齿牙杆右端上方固接有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于高过第一固定杆处向后弯折,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右端面及第二支撑杆左端面上固接有第二齿条,且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逆时针转动转杆,使转杆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牙杆向左移动,第二齿牙杆向右移动,则此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齿条均与第二齿轮脱离,第二齿轮可以自由转动,此时将上固定架两侧固定杆插入至底座内,由于第二齿轮可以转动,则上固定架可以自由插入,病人将手臂放置入固定槽内,依靠上固定架夹紧,松开转杆,转杆在扭力弹簧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复位,使得第一齿牙杆向右移动,第二齿牙杆向左移动,此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齿条再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不可转动,则固定杆位置被锁定,上固定架无法移动,使得病人手臂被夹紧;所述底座上端面左右两侧于两上固定架之间固接有第一高度调节杆和第二高度调节杆,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杆顶端卡接有转环,转环下端面设有切面呈T形的卡槽,第一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与卡槽相适匹配的卡块,以防止转环脱离,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杆内插接有第三高度调节杆,第三高度调节杆为螺纹杆,其与转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杆内插接有第四高度调节杆,所述第三高度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旋钮,转动转环,则即可调节第三高度调节杆所在位置,并依靠螺纹自锁作用固定,由后文可知,第四高度调节杆可保持与第三高度调节杆同步运动,其依靠第一锁紧旋钮紧固;所述第三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四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前端插接有纵向调节杆,所述第一支撑架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通槽,所述纵向调节杆于第一支撑架内部螺纹套接有套筒,套筒上方固接有穿出通槽的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顶端固接有横向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右端固接有纵向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前后两端右侧固接有两根调节横杆,所述前后两根调节横杆右端固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中部右端面固接有第四连接杆,转动纵向调节杆,则可带动套筒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定位装置的前后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方设有滑槽,滑槽内右端面上固接有第三齿条,所述第四连接杆右端下部留有空腔,空腔内铰接有锁定杆,锁定杆上端左侧固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左端固接在空腔内部左侧壁上,第四连接杆右端螺纹连接有顶杆,锁定杆下方右端面上固接有齿条座,齿条座上固接有第四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相适匹配,正常状态下,锁定杆守支撑弹簧影响,其下端向左偏离,使得第三齿条与第四齿条脱离,此时第四连接杆的移动不受影响,当将定位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旋转顶杆,使顶杆向左移动,并推动锁定杆顶端向左转动,锁定杆下端则会向右转动,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啮合,则此时第四连接杆不可移动,装置的前后纵向位置被固定,所述上定位筒前后两侧固接有滑筒,滑筒套接在调节横杆上,且滑筒外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上定位筒可依靠滑筒左右移动,从而改变其横向水平位置,同时依靠第二锁紧旋钮进行固定,所述上定位筒顶端四角设有四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架呈十字形且卡接在定位槽内,定位架中央固接有激光定位灯,所述上定位筒内插接有下定位筒,下定位筒内径与注射器直径相同,所述上定位筒内壁下端固接有第一限位块,下定位筒外壁上端固接有第二限位块,在注射之前,将定位架卡接在上定位筒上,开启激光定位灯,依靠激光定位灯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上作为参照调节上定位筒的高度、纵向位置及横向位置,直至找到合适的注射点,随后将定位架移除,将注射器放置入上定位筒及下定位筒内,依靠下定位筒的扶正作用即可进行精确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未经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9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