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夹紧结构运输快的隧道采样软体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9492.6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洪颖;龙紫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杆 移动块 软体 夹紧结构 采样 滑槽 套座 左壁 机器人 隧道 焊接 运输 机器人技术领域 气压控制箱 一体化连接 一体化设置 滑动配合 内部设置 人本发明 上下移动 外侧设置 支撑架体 上端 左侧面 缓冲 底端 叠板 托块 斜拉 侧面 贯穿 安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夹紧结构运输快的隧道采样软体机器人,涉及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骨架和本体,所述骨架的侧面贯穿设置有滑槽,且骨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叠板,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左壁嵌装有斜拉伸缩杆,所述骨架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套座,且套座的左壁焊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方安置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右端与套座的左壁焊接,所述骨架的底端一体化连接有气压控制箱,所述本体的右端一体化设置有托块,该具有夹紧结构运输快的隧道采样软体机器人,通过骨架构成整个机器人的支撑架体结构,利用移动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可以在骨架的基础上上下移动移动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夹紧结构运输快的隧道采样软体机器人。
背景技术
软体机器人不同于机械类机器人,其本身材质更为纤薄,弹性更高,并且多不采用机械控制方式进行制动控制,软体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仿生学,软体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内部构造或昆虫的外形架构等,尤其是后者,为了能够实现某一特殊用途,需要在软体机器人上布置多个且复杂的气路、油路或电路结构,以保证软体机器人能够正常完成相关的工作,软体机器人在隧道运输以及隧道采样方面均有所运用和发展。
然而现有的软体机器人在用于隧道时,不仅仅是对于软体机器人来说,对于大部分的隧道机器人来说同样,都不具有辅助动作的轨道结构,这就导致机器人在隧道中的行动实际上是非常不稳定的,机器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非常不利于对机器人的灵活控制。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5500337A中公开的一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该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虽然使用无线网桥作为通讯方式,极大提高了机器人在综合管廊内部的通讯距离,使用了多种气体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综合管廊内部各种气体浓度,对工作人员进入电缆隧道维修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该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并没有解决机器人运动轨道的自供给问题,无法保证机器人活动的稳定性,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7244275A中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运输机器人,虽然该运输机器人除了能够对地面物品进行推拉的传统运输以外,还可以抬升物品,也能对一定高度的物品进行运输,实现机器人的多功能化运输,但是在应用于隧道环境时,该运输机器人的运输方式尚存在可以进行改进的地方,隧道内部的渣土等利用该发明中所介绍的方式并不好进行输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夹紧结构运输快的隧道采样软体机器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夹紧结构运输快的隧道采样软体机器人,包括骨架和本体,所述骨架的侧面贯穿设置有滑槽,且骨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叠板,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左壁嵌装有斜拉伸缩杆,所述骨架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套座,且套座的左壁焊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方安置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右端与套座的左壁焊接,所述骨架的底端一体化连接有气压控制箱,且气压控制箱的下方设置有气压伸缩杆,所述本体的右端一体化设置有托块,且本体设置在气压伸缩杆的下方外侧,所述气压伸缩杆从本体的内部竖向贯穿。
可选的,所述移动块与滑槽之间尺寸相互配合,所述斜拉伸缩杆的上端套设在第一伸缩杆的外侧,且斜拉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缓冲叠板呈圆弧形折叠状结构,所述气压控制箱的内部安置有气缸,且气缸的下部连接端与气压伸缩杆的上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气压伸缩杆的底端焊连有气盘,且气盘的下表面一体化连接有卡齿,所述卡齿在气盘的下表面均匀设置,且气盘通过气压伸缩杆与气缸构成升降结构。
可选的,所述托块的下方配装有滚轮,所述本体的首端外壁面贯穿有气口塞,所述本体的内部安置有橡胶囊,且橡胶囊的对称中心线与本体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本体的内外表面均等距固定设置有锯齿,且锯齿的内部开设有缓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9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