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68828.7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尚霖;康宇;田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艳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推杆 箱壳 操作面板 控制器 显示屏 打磨 机械加工零件 微处理器 打磨装置 上端 固定板 夹紧板 底座 报警器 设置操作 自动下降 打磨轮 固定座 升降板 横移 内嵌 丝杆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板和固定座,所述底座上端一侧设置有箱壳,所述箱壳上端一侧内嵌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箱壳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箱壳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上设置有丝杆。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操作面板、显示屏、微处理器、电动推杆一、控制器和电动推杆二,使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操作面板输入打磨数据,就可使打磨轮自动下降、横移进行打磨,大大节省了人力并保证了装置的打磨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通过摩擦来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在机械加工零件的过程中,打磨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现有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的打磨轮的升降或横移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较高的打磨精度,不能满足加工所需,且打磨装置的打磨轮在工作时容易产生高温,而现有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缺少温度报警措施,容易使人员忽略打磨轮的高温而使打磨轮损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的打磨轮的升降或横移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打磨精度较差以及缺少温度报警措施、容易使人员忽略打磨轮的高温而使打磨轮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板和固定座,所述底座上端一侧设置有箱壳,所述箱壳上端一侧内嵌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箱壳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箱壳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上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设置有紧固旋钮,所述电动推杆一上端设置有所述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升降板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一端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下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移板上端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皮带,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传动轴一侧壁下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传动轴下端设置有打磨轮。
进一步的,所述箱壳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显示屏内嵌在所述箱壳上,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箱壳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以及所述控制器均与所述箱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一与所述底座插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与所述夹紧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紧固旋钮与所述丝杆焊接,所述电动推杆一与所述升降板焊接,所述滑块以及所述滑移板均与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升降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二与所述固定座以及所述滑移板均为插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滑移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键连接,所述皮带嵌套在所述主动轮以及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传动轴以及所述滑移板均为过盈连接,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所述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二、所述电机以及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8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打磨方法及后处理方法
- 下一篇:智能无尘干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