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啶类酰腙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8512.8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荣;廖庚晖;杨杰;宗新杰;赵顺省;杨再文;杨征;杨水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88 | 分类号: | C07D213/8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类酰腙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吡啶类酰腙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为:
R为卤素。
2.一种吡啶类酰腙化合物单晶,其特征在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轴的长度分别为晶面间的夹角分别为α=90.00°,β=93.842(5)°,γ=90.00°,晶格体积单位晶格中的分子数Z=4,单位晶格中的电子数F(000)=600,密度Dc=1.476g·cm-3,其结构为:
3.一种吡啶类酰腙化合物单晶,其特征在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轴的长度分别为晶面间的夹角分别为α=90.00°,β=93.814(5)°,γ=90.00°,晶格体积单位晶格中的分子数Z=4,单位晶格中的电子数F(000)=672,密度Dc=1.677g·cm-3,其结构为:
4.一种吡啶类酰腙化合物单晶,其特征在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轴的长度分别为晶面间的夹角分别为α=90.00°,β=93.956(3)°,γ=90.00°,晶格体积单位晶格中的分子数Z=4,单位晶格中的电子数F(000)=744,密度Dc=1.852g·cm-3,其结构为: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吡啶类酰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4-氯吡啶-2-甲酰肼:
2)将4-氯吡啶-2-甲酰肼溶于有机溶剂中,得溶液1;
3)将对-卤苯甲醛溶于有机溶剂中,得溶液2;
4)将溶液2加入到溶液1中,在60℃-80℃搅拌下回流几小时后,过滤,滤液静置后产生白色晶体状吡啶类酰腙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吡啶类酰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
称取4-氯吡啶-2-甲酸甲酯溶于有机溶剂后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水合肼,65℃恒温搅拌下水浴回流4h后,停止加热,后冷却到室温,静置后有晶体析出,用甲醇重结晶,减压、抽滤后烘干,得到白色的4-氯吡啶-2-甲酰肼;
步骤2)具体为:将4-氯吡啶-2-甲酰肼溶于甲醇或乙醇中,得溶液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吡啶类酰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具体为:将对-氯苯甲醛溶于冰乙酸中,得溶液2;
步骤4)具体为:将溶液2加入到溶液1中,60℃搅拌下水浴回流4h后,趁热过滤,滤液室温条件下静置一天后产生大量白色对-氯苯甲醛-4-氯吡啶-2-甲酰腙的棒状晶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吡啶类酰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具体为:将对-溴苯甲醛溶于乙醇中,得溶液2;
步骤4)具体为:将溶液2加入到溶液1中,80℃搅拌下水浴回流4h后,趁热过滤,滤液室温条件下静置两天后产生大量白色对-溴苯甲醛-4-氯吡啶-2-甲酰腙的棒状晶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吡啶类酰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具体为:将对-碘苯甲醛溶于冰乙酸中,得溶液2;
步骤4)具体为:将溶液2加入到溶液1中,80℃搅拌下水浴回流4h后,趁热过滤,滤液室温条件下静置两天后产生大量白色对-碘苯甲醛苯甲醛-4-氯吡啶-2-甲酰腙的棒状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85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可地尔三聚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布南色林工艺杂质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