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67558.8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5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民;马庆文;程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高脂血症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脂血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山楂、泽泻、茵陈、大黄、决明子、小蓟、苍术、白术、猪苓、柴胡、甘草制备而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味药符合君臣佐使配伍原则,配伍科学,切中病例,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治疗高脂血症,尤其针对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脂血症药物中的用途,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或两者都升高的一类疾病。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元凶,发病率在7%以上,我国约有9000万患者,且高脂血症的发病人群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者居多。临床上高血脂症以单纯胆固醇血症、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见的血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最为常见。
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主要由人体脂肪代谢紊乱,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受阻,或血脂沉积而致动脉硬化造成。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相关疾病,如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等。此外,血脂异常也是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还可以引起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多由饮食不节引起,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食辛辣,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液停聚而为痰湿,阻塞脉道;此外还有七情过极,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郁日久,气滞血瘀,阻塞脉道;气郁化火,火灼津为痰,痰火内盛,痰滞瘀阻;病久损伤肝肾而为虚证,瘀滞型多为实证,发病较多见;肝肾阴虚型患者者较少,且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多见于中年以上形体并不丰腴者,临床常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肢麻、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健忘难寐,舌红少苔,脉来细数。
目前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大多依赖于某些副作用大的西药制剂,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大致可分为5类:(1)他汀类;(2)贝特类;(3)胆固醇吸收抑制剂;(4)树脂类;(5)烟酸类,其中他汀类是强效的降低LDL-c药物,为临床主要用药,但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脂血证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使部分病人不能有效地完成强化降脂的治疗。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在诊治高脂血症患者时,强调从整体出发,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不同辩证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不同的中药处方。患者用药多为传统熬制的汤剂,已上市的中成药产品较少。此外,因为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患者较少,针对性治疗此病症的中成药更是少之又少,但中医认为实证易治,虚证难调,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治疗难度更大。目前,市场上可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的中成药较少,患者用药可选择性较差,不能针对性治疗,疗效不如人意,亟需开发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中药制剂。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91082A)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制备得到的产品“化滞柔肝颗粒”现已获批准上市,临床上可有效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中国发明专利CN1191082A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脂血症药物中的新用途,尤其是针对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效果显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山楂、泽泻、茵陈、大黄、决明子、小蓟、苍术、白术、猪苓、柴胡、甘草制备而成。此外,还可以含有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瓜蒌、陈皮。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山楂、泽泻、茵陈、大黄、决明子、小蓟、苍术、白术、猪苓、柴胡、甘草、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瓜蒌、陈皮以重量份计为:
优选地,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
更优选方案之一,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