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7375.6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阮小凤;关长飞;井赵斌;王仁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体 柿树 砧木 主干 嫁接 芽接 栽培 分配均衡 光合产物 果实品质 结果母枝 结果枝组 农业种植 喷洒农药 疏花疏果 栽培模式 整形修剪 等效率 采收 成园 短截 干体 树体 新枝 摘心 倍增 | ||
1.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靠接或插皮接技术将同一行内相邻两个砧木的主干连接在一起,在同一行内形成连体主干;其中,相邻两个砧木之间的横向干体在同一行内形成连体横干;
采用芽接技术在砧木上嫁接不同柿树品种;所述不同柿树品种的每个芽发出的新枝采用摘心或短截技术促发结果枝组,培养结果母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嫁接技术将同一行内相邻两个砧木的主干连接在一起的具体方法为:将后株砧木的梢部下压后通过靠接或舌接方式嫁接在前株砧木的中部,形成所述连体主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接技术中相邻两株砧木之间的连体横干上接芽数量为4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品种柿树的嫁接部位在所述连体横干的两侧,以对生方式嫁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品种柿树的嫁接方式为带木质芽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木的种类为君迁子或野柿;砧木苗的高度为1.8-2.0m;所述砧木的株距为0.6-1.0m;所述砧木的行距为3.5-4.0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柿树的树体总高度为1.5-1.8m;所述连体主干的干高为0.5-0.6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主干的架式为V字形架,所述V字形架的每个侧边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60°,所述每个侧边拉设2道钢丝,所述钢丝用于固定所述架体的侧边;所述2道钢丝的间距为50c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形架设立在树行中,每隔5m或6m设立一个,即所述V字形架之间的间距为5-6m,每个V字形架的侧边都与地面呈60°夹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按设定的株行距播种君迁子或野柿种子,或按设定的株行距直接栽植君迁子或本砧苗;沿行内每5-6米设立一个竖直钢管,高度距地面65cm,钢管上锯槽至60cm,或在60cm处打孔,用于穿钢丝,绷紧钢丝;第二年春季在每个砧木距地面0.8M处的树体上嫁接第一个芽,按对生位置距第1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2芽,按对生位置距第2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3芽,按对生位置距第3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4芽;
当树液流动后将前一株砧木距离地面0.6m高度处的主干人工水平弯曲,将前一株砧木主干的梢部靠接在与其相邻砧木的距离地面0.60m处主干上,将主干的基部水平弯曲,依次类推,形成行内连体模式,将弯曲的砧木主干绑缚在钢丝上;接芽萌发后在30cm处摘心,促发分枝,并将枝条绑缚在两边的钢丝上,使其成V子形;再通过刻芽或短截促发分枝,保证每个枝条形成2-3级次的结果枝组,嫁接后3年结果;所述植株的栽培密度为150-200株/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壳山核桃室内嫁接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苗木嫁接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