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隐静脉剥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7334.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6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涛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剥脱 装置 | ||
1.大隐静脉剥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箍架和后箍架,在前、后箍架上分别安装前、后剥落装置;还包括剥离导丝,所述剥离导丝的插入端设置子弹头形端子,所述子弹头形端子上沿外母线开设两个以上的导血槽孔,剥离导丝的另一端缠绕在导丝绕线轮上;
所述前、后箍架均包括下底板,左滑移架和右滑移架,所述左滑移架包括第一弧形弯板和第一移动平板,在第一移动平板的下端安装第一滑块;所述右滑移架包括第二弧形弯板和第二移动平板,在第二移动平板的下端安装第二滑块;在下底板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横向开设左、右滑槽,所述左、右滑槽共线设置;第一和第二移动平板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滑块安装左、右滑槽中,左、右滑移架能够分别沿左、右滑槽相对或相背移动;在第一移动平板的下端面安装第一双排移动滑轮,在第二移动平板的下端面安装第二双排移动滑轮,所述第一和第二双排移动滑轮分别设置在左、右滑槽的两侧且能够沿下底板的上表面往复移动;在左、右支杆上分别开设左、右插装孔,所述左、右插装孔中间横向插装固定滑移导杆,所述滑移导杆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在前箍架的滑移导杆上串装前剥落装置,在后箍架的滑移导杆上串装后剥落装置,所述前、后剥落装置能够分别沿前、后箍架的滑移导杆移动;
所述前剥落装置包括前机壳,所述前机壳的侧面设置前导杆滑套,前机壳通过前导杆滑套套装在前箍架的滑移导杆上;
在前机壳内由左到右依次设置前左腔、前中腔和前右腔,在前中腔内设置前升降切刀,在前左腔和前右腔分别设置前左侧升降血管夹和前右侧升降血管夹;
所述前升降切刀包括前上固定架、前下组合架、前升降切台、前左切刀和前右切刀,所述前上固定架包括两个“L”形前支架,所述两个“L”形前支架的短柄端相对设置,在两个短柄上分别开设前左、右上滑孔;
前下组合架包括”T”形前滑柱,在前中腔的下部开设前中部下通孔,所述”T”形前滑柱固定在前中部下通孔中,所述”T”形前滑柱包括竖直设置的前大中柱和横向设置前左、右支臂,所述”T”形前滑柱的上端及前左、右支臂设置在前中腔中,前大中柱下端向下伸出前中腔外;前大中柱下端安装前提拉台;在前中腔内前中部下通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前左、右升降摩擦轮,前左、右升降摩擦轮分别设置在前左、右支臂的下部,前左、右升降摩擦轮分别连接前左、右升降驱动电机,在前大中柱左、右两侧设置摩擦面,前左、右升降电机能够带动前左、右升降摩擦轮能够相对向旋转或相背向旋转,进而前左、右升降摩擦轮能够带动前大中柱和前提拉台同步下降或上升;在前大中柱的前侧由左到右依次设置前左下滑孔、前中滑孔和前右下滑孔;所述前左、右切刀的上端分别设置在前左、右上滑孔中,前左、右切刀的下端分别设置在前左、右下滑孔中;
前下组合架还包括“⊥”形前小支架,所述“⊥”形前小支架包括纵向设置的前小中柱和横向设置在前小中柱下端的前切台,所述前小中柱的上端设置前挡块,前小中柱的中部插装在前中滑孔中;在前提拉台的上表面开设前嵌槽,所述前切台嵌入前提拉台的前嵌槽中;在“T”形前滑柱的上端设置前左、右切断驱动电机,所述前左、右切断驱动电机分别连接带动前左、右切断摩擦轮;所述前左切断摩擦轮设置在前左切刀和前小中柱之间,且前左切断摩擦轮的两侧分别与前左切刀和前小中柱紧密贴合;所述前右切断摩擦轮设置在前小中柱和前右切刀之间,且前右切断摩擦轮的两侧分别与前小中柱和前右切刀紧密贴合;当前左、右切断驱动电机带动前左、右切断摩擦轮相对旋转或相背旋转时,能够带动前左、右切刀同步下移,与此同时驱动前小中柱和前切台上移,继而前左、右切刀能够将前切台两侧的血管同步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涛,未经黄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3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