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6876.2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宇;吕永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上行 信息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定时提前系数;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定时提前系数和第一时间长度确定定时提前量,其中,该第一时间长度是该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长度中的一个;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定时提前量发送上行信息。例如,在对时延要求较高场景中,可以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长度中较短的时间长度以提高上行同步的精度,在对时延要求较低的场景中,可以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长度中较长的时间长度,可以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同时兼容更多的设备,因此,终端设备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定时提前量,从而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系统对上行同步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上行传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时频上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即,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UE的上行传输之间互不干扰。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正交性,避免小区内(intra-cell)干扰,基站要求来自不同UE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基本上是对齐的。基站只要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范围内接收到UE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就能够正确地解码上行数据,因此,上行同步要求来自同一子帧的不同UE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都落在CP之内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是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提出的一种通信场景,URLLC场景对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和时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例如:上下行用户面时延不能超过0.5毫秒(ms),1ms内的误码率不能超过0.0001%。现有发送上行信息时的上行同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5G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可以提高上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并减小上行传输的时延,从而满足5G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定时提前系数;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定时提前系数和第一时间长度确定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该第一时间长度是该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两个不同的用于确定定时提前量的时间长度中的一个;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上行信息。
5G移动通信系统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每种子载波间隔适用的业务类型不同),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CP的长度不同,从而使得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抗时延影响性能也不同,例如,在对时延要求较高场景中,可以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长度中较短的时间长度以提高上行同步的精度,在对时延要求较低的场景中,可以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长度中较长的时间长度,可以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同时兼容更多的设备,因此,终端设备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定时提前量,从而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系统对上行同步的多样化需求。
可选地,终端设备根据定时提前系数和第一时间长度确定第一定时提前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时间长度。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终端设备使用的用于确定定时提前量的时间长度。
可选地,终端设备根据定时提前系数和第一时间长度确定第一定时提前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信息占用的资源与第一时间长度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时间长度。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后,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即可确定待发送的上行信息所使用的时间长度,进而确定了待发送的上行信息所使用的定时提前量。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终端设备使用的用于确定定时提前量的时间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