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头脑风暴自动调整自编码网络的声呐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65987.1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丽;李国婷;王鑫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539 | 分类号: | G01S7/539;G06N3/0455;G06N3/0464;G06N3/048;G06N3/08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奇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头脑 风暴 自动 调整 编码 网络 声呐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头脑风暴自动调整自编码网络的声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对收集到的声呐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成网络能够识别的输入信号,确定待识别样本类的个数以及每一类样本的特征数即样本维度,同时确定网络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
步骤2、选择深度神经网络作为网络模型,
具体过程是:
2.1)模型确定为自动编码机,
采用自动编码机对声呐数据特征进行提取;
2.2)确定采用softmax分类器,
分类器采用softmax分类器,当声呐数据训练样本集合为{(x(1),y(1)),...,(x(m),y(m))},利用softmax分类器按下式对待识别物体特征进行分类:
其中,假设向量hθ(x(i))的每一个元素p(y(i)=j|x(i);θ)代表样本待识别物体特征x(i)属于第j类的概率,概率越大,待识别物体特征x(i)属于第j类的概率就越大,θ1,θ2,...,θk为模型参数向量;
步骤3、对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及确定,
自编码网络模型主要由自动编码机和分类器两部分组成,其中,输入层个数为待分类物体特征个数,输出层个数为声呐数据中待识别物体类的个数,
对于网络模型的优化主要是对自动编码机结构的优化,既然自动编码机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因此,自动编码机结构的确定分为输入层节点数、输出层节点数、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优化三个方面,
具体过程是:
3.1)确定输入层节点数,
自动编码机输入层也是网络的输入层,输入层节点数的个数与待识别物体数据维度d有关,是待识别物体特征数的输入;
3.2)确定输出层节点数,
对于自动编码机来说,输出层节点数与输入层节点数个数相同,具有相同维度;而对于整个自编码网络模型,输出层节点数为待识别样本的类的个数k;
3.3)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优化及确定,
采用一种新的基于头脑风暴自动调整的自编码网络算法,该创新的头脑风暴算法优化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的具体过程是:
3.3.1)初始化,
引入头脑风暴算法,设置种群规模NP,最大迭代次数I,算法参数;
3.3.2)产生可行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的集合,
为减少模型参数,各隐藏层节点数个数相同;因此,取自编码网络的隐藏层数和隐藏层节点为决策变量,每个个体的维数就是决策变量的个数即L,N的个数,种群中第i个个体pi如式(2)所示:
pi=[Li,Ni] (2)
由于种群规模为NP即随机的产生NP个个体,其中每个个体的产生如式(3)所示:
Li=randint(1,max_L)
Ni=randint(1,max_N)
pi=[Li,Ni] (3)
式中,最大层数max_L=10,最大节点数max_N=300,pi是第i个个体,最小层数及最小节点数均为1;即随机产生NP个个体,每个个体层数值在1到10之间,节点数在1到300之间;
3.3.3)确定个体评价指标,
由于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共同影响着网络模型的精度,因此对个体的评价指标即是网络模型总的评价标准;
3.3.4)对个体评价与聚类,
将步骤3.3.2)中产生的NP个个体集合分别代入自编码网络模型中,以自编码网络模型的总的评价标准作为个体的评价指标,对种群中每一个个体进行评价,
对个体进行评价后,对个体按目标空间进行聚类,随机选择m个个体作为聚类中心,并计算个体到每个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将其聚到欧氏距离最小的类中,再计算每个类中所有点坐标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并不断迭代,最终得到聚成的m个类;
3.3.5)对种群与聚类中心进行更新,
对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以很小的概率用任意解替代聚类中心,并以一定规则产生新个体,对新个体的产生采用高斯变异的方式,产生的新个体,见式(4):
其中,是新产生个体的第d维,是选择个体的第d维,n(μ,σ)是以μ为均值、σ为方差的高斯随机函数,ξ是衡量高斯随机值的贡献的系数,*是指乘法运算;
3.3.6)判断是否达到迭代次数I,
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达到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I,若否,设置迭代次数t=t+1,返回3.3.4重新进行个体评价与聚类;若是,则进入步骤3.3.7);
3.3.7)输出最优个体,
输出针对该自编码网络模型的最优个体即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并将最优隐藏层层数及节点数作为网络模型的最优结构,代入后续的网络训练;
步骤4、对自动编码机进行分层训练,
对自动编码机的分层训练分为初始化、编码解码、分层训练的目标函数建立、以及计算梯度变量更新;
步骤5、对网络模型进行微调,
将训练的网络隐藏层输出y即权值阈值作为自动编码机学习到的待分类的物体的特征,用于分类器的输入,并对网络模型进行微调;
步骤6、判断停止条件,
设定最大迭代次数,判断是否满足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返回步骤3;若满足,则进入步骤7;
步骤7、待识别样本输入分类,
将待识别声呐数据样本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待识别样本进行分类;
步骤8、计算识别率,
网络模型总体评价标准能够精确地表示网络识别率,但为更直观的表示网络对待识别样本的分类效果,表达式见式(12):
其中,p为待识别样本总数,ɑ为分类正确的待识别样本,则利用式(12)能够直观的计算出声呐数据最优识别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