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装置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65238.9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利;皮埃尔;谌丽;苗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失败 恢复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若处于非连续接收DRX非激活状态的终端发生波束失败,判断是否需要延迟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若不需要延迟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过程,所述终端直接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若需要延迟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过程,确定波束失败恢复过程的发起时刻并在该发起时刻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该方法可以明确终端在DRX非激活状态发生波束失败情况下终端具体的行为,从而保证协议的完整性以及可实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耗电问题,LTE系统采用了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工作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终端周期性的对控制信道进行监听,因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DRX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On duration(持续时间)表示终端监听控制信道的时间段,其间射频通道打开,并连续监听控制信道;除去On duration之外的其它时间,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其射频链路将被关闭,不再监听控制信道,以达到省电的目的。OnDuration都是周期性出现(Cycle),具体周期由基站配置实现。
对于On duration Timer(持续时间定时器)、UL/DL drx-Retransmission timer(上行/下行DRX重传定时器)和drx-Inactivity timer(DRX去激活定时器),有任何一个定时器正在运行,终端都将监听控制信道,终端监听控制信道的时间又称为DRX激活期(Active Time)。配置了DRX但是终端不监听控制信道的时间可以称为DRX非激活期。
5G NR(New Radio,新空口)引入了波束管理。波束失败恢复是波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是特别针对高频多波束场景引入的快速波束恢复技术。通过波束失败检测(Beam Failure Detection,BFD)判决如果发生了波束失败,则会触发该过程,该过程完成之后会进行波束重配置。具体如图2所示。
波束失败检测
波束失败检测的对象是终端当前的服务波束,测量内容是对应服务波束的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或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检测的依据是测量结果与配置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门限的比较。如果所有服务波束的测量结果都低于RSRP门限,则触发一次波束失败实例指示(beam failure instanceindication),由物理层上报给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层负责进行波束失败指示个数的统计,并在波束失败指示个数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触发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不同于RLM(Radio link Monitoring,无线链路监测)过程,波束失败检测中,物理层只向MAC层发送波束失败指示,没有波束恢复指示。
波束失败恢复
当终端测量到当前工作的波束信道质量不好,需要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该过程是通过随机接入实现的,具体为终端选择特定波束,发起随机接入,随机接入成功后认为在该选定波束上完成了波束失败恢复;用于波束失败恢复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是非竞争随机接入或竞争随机接入。
综上,为了支持终端节电,无线通信系统引入了DRX机制。同时5G NR(New Radio,新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是基于beam(波束)的,当发生波束失败后,终端会执行波束失败恢复BFR过程。但是如果当前终端处于DRX非激活状态,触发了BFR,终端行为是不明确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系统恶意行为的识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