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64775.1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应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消声仓 弯头管 壳体 汽车排气消声器 穿过 排气 消声 隔板 减震消声 降低噪音 壳体内腔 排出气体 填充金属 回压管 进气管 内旋转 排气管 回压 横穿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有壳体,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旋风仓、回压仓、第二旋风仓、消声仓和第三旋风仓,进气管的一端位于壳体外,另一端位于回压仓内,回压管的一端位于回压仓内,另一端穿过第二旋风仓位于消声仓内,第一弯头管的一端位于消声仓内,另一端位于第三旋风仓内,第二弯头管的一端位于第三旋风仓内,另一端穿过消声仓位于第二旋风仓内,第三弯头管的一端位于第二旋风仓内,另一端穿过回压仓位于第一旋风仓内,壳体内设有一个横穿壳体的排气管。本发明的排气进入回压仓回压消声,再通过填充金属网的消声仓减震消声,再依次通过三个旋风仓将排气在仓内旋转消声,使得排出气体时极大成效的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主要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排气管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排气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歧管、排气管和消音器,一般为控制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三校催化器也安装在排气系统中,排气管一般包括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噪音过大,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消声的排气管,但消声效果仍然不够好,本着不断提高汽车排气管精神,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其消声效果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有壳体、隔板、进气管、回压管、第一弯头管、第二弯头管、第三弯头管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分布有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旋风仓、回压仓、第二旋风仓、消声仓和第三旋风仓,所述第一旋风仓内设有一横穿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位于回压仓内,所述回压管的一端位于回压仓内,另一端穿过第二旋风仓位于消声仓内,所述第一弯头管的一端位于消声仓内,另一端为弯头且位于第三旋风仓内,所述第二弯头管的一端位于第三旋风仓内,另一端穿过消声仓位于第二旋风仓内,且其端部为弯头,所述第三弯头管的一端位于第二旋风仓内,另一端穿过回压仓位于所述第一旋风仓内,且其端部为弯头,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横穿壳体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位于第一旋风仓内,另一端依次穿过回压仓、第二旋风仓、消声仓以及第三旋风仓并伸出壳体外。
所述的进气管、回压管、第一弯头管均位于壳体内的中部,且其之间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弯头管、第三弯头管均位于壳体内的上端部,所述排气管位于壳体内的下端部。
所述的回压管位于所述回压仓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回压头,且回压管的两端部侧壁上分别设有开孔。
所述回压头为该帽形,其截面圆弧形。
所述的消声仓内设置有金属网。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通过进气管直接排气进入回压仓回压消声,再通过填充金属网的消声仓减震消声,再依次通过三个旋风仓将排气在仓内旋转消声,从而使得排出气体时极大成效的降低噪音,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隔板、3-第一旋风仓、4-回压仓、5-第二旋风仓、6-消声仓、7-第三旋风仓、8-进气管、9-回压管、10-回压头、11-第一弯头管、12-第二弯头管、13-第三弯头管、14-金属网、1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4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