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4265.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童凯炀;林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赵芳梅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却装置包含槽体,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热交换器,压力调整器及介电液体。槽体包含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一管体包含第一接口连接于槽体的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二管体包含第一接口连接于槽体的所述第二接口,及第二接口。热交换器包含第一接口连接于第一管体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连接于第二管体的第二接口,及第三接口。压力调整器包含接口连接于热交换器的第三接口。发热组件置于槽体且浸泡于介电液体中。压力调整器的尺寸根据介电液体的蒸发状态而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冷却装置,尤指一种可根据介电液体的蒸发状况,改变压力调整器的容置空间尺寸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领域,将发热组件予以冷却以避免过热是常见需求。为了达到冷却组件的目的,可由散热片、风扇、或调整组件外型,以提升散热效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功效,更发展出浸入式冷却系统。在目前的浸入式冷却系统中,可将发热组件浸入易挥发的介电液体中,从而降低发热组件散发的热能。浸入式冷却虽可有效提高冷却效能,但须搭配相关的外围结构。
已知的浸入式冷却系统,可为密闭结构,当发热组件浸入易挥发的介电液体,且开始冷却时,可产生蒸汽,此蒸汽可进入一用以热交换的腔室,待蒸汽冷凝后,可再由重力,往下滴回置放介电液体的容置空间。
此结构在实作上已观察到缺失。由于介电液体挥发后由液态转为气态,故体积会膨胀,在上述的密闭结构中,将导致内部压力上升。此上升的内部压力,又会导致介电液体的蒸汽容易逸失。
举例而言,在用以使信号导线或电力导线通过的连接器部位,较易发生因内部压力过大而蒸汽汽逸散的现象。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冷却装置,以减少介电液体的蒸汽逸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本发明的一种冷却装置,包含:一槽体,包含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接口;一第一管体,包含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接口,所述第一管体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槽体的所述第一接口;一第二管体,包含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管体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槽体的所述第二接口;一热交换器,包含一第二容置空间,一第一接口,一第二接口及一第三接口,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的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的所述第二界面;一压力调整器,包含一第三容置空间及一接口,所述压力调整器的所述接口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三接口;及一介电液体,置于至少所述槽体及所述第二管体内;其中一发热组件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且浸泡于所述介电液体中,从而将热能从所述发热组件散发至所述介电液体,及所述第三容置空间的尺寸根据所述介电液体的蒸发状态而改变。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可有效避免因介电液体蒸发导致的装置内部压力过高,从而可避免因压力过大引发的蒸汽逸散,故对于减少本领域的工程难题,及提高冷却装置的妥善度,有所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至图3是不同的实施例中,压力调整器的示意图
图中
100 冷却装置
110 槽体
121 第一管体
122 第二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4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的全贴合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用于激光雷达的光通信系统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