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电火花加工工艺孔出口烧蚀的夹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3113.2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佩;王亚东;陈阳;李亚;朱红钢;王琼波;程媛媛;张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9/14 | 分类号: | B23H9/14;B23H1/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电火花 加工 工艺 出口 夹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电火花加工工艺孔出口烧蚀的夹具,包括一个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台阶,台阶所围成的形状与工件开孔出口所在平面的形状和大小一致;腔壁上开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腔壁上还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用于紧固工件与夹具;并公开了加工方法,制作带腔体的夹具,将工件装夹在夹具上;将补水管接入注水口,使夹具腔体与工件形成的密闭空腔中充满水;进行电火花加工工艺孔,加工完成后停止;从注水口向密封腔内注入冷却水,当工件被穿透后,工艺孔出口的放电区域仍处于循环水的环境中,工艺孔出口的火花放电仍然能够被冷却和冲刷,从而有效地改善电火花加工工艺孔的出口质量,而且将工艺孔加工速度提高2~3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火花加工工艺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电火花加工工艺孔出口烧蚀的夹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火花小孔加工是采用中空管状电极,利用火花放电蚀除原理加工零件的一种加工工艺。加工时,高压去离子水从中空管状电极的中空管中持续喷出,为加工过程提供冷却和排屑作用。然而,当电极穿透工件后,电极中空管中的高压去离子水作用失效,此时电极放电部位由小孔底部移至小孔侧壁,且无去离子水冷却和排屑,很容易造成小孔加工时的出口停顿和烧蚀问题,严重时会造成微裂纹或孔径超差,如图1和图2所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避免电火花加工工艺孔出口烧蚀的夹具及方法,工艺孔出口的放电区域仍处于循环水的环境中,工艺孔出口的火花放电仍然能够被冷却和冲刷,从而有效地改善电火花加工工艺孔的出口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腔体,腔体四周为腔壁,腔壁的顶面与工艺孔出口面的形状相同;腔壁的顶面还设置有一台阶,台阶内侧面紧贴工件,腔壁上开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腔壁上还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用于紧固工件与夹具。
注水口开设在腔壁的下部,排水口开设在与注水口相对的一侧。
排水口开设在腔壁的上部。
腔壁与工件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底座。
腔壁采用硬度低于工件硬度的材料制成。
腔体的形状与工件需要加工的工艺孔阵列形状相同。
腔体开口所在横截面大于所述工艺孔阵列的面积。
避免电火花加工工艺孔出口烧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带腔体的夹具,夹具的开口与工件上加工孔的出口所在面的形状和尺寸一致;
步骤2,装夹工件,将工件装夹在步骤1所制作的夹具上,工件与夹具的开口处连接且密封;
步骤3,将补水管接入夹具的注水口,使夹具腔体与工件形成的密闭空腔中充满水;
步骤4,进行电火花加工工艺孔,直至加工完成后停止。
步骤3中,低压补水管应具有足够的流量和压力,排水口形成水柱持续喷射,空腔内的水形成对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台阶,台阶所围成的形状与工件开孔出口所在平面的形状和大小一致;腔壁上开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腔壁上还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用于紧固工件与夹具,腔体与工件形成密封腔,从注水口向密封腔内注入冷却冲刷水,在进行电火花加工工艺孔时,当工件被穿透后,虽然中空管电极中喷出的高压水冲刷作用失效,工艺孔出口的放电区域仍处于循环水的环境中,工艺孔出口的火花放电仍然能够被冷却和冲刷,从而有效地改善电火花加工工艺孔的出口质量,而且将工艺孔加工速度提高2~3倍。
进一步的,注水口开设在腔壁的下部,排水口开设在与注水口相对的一侧,排水口开设在腔壁的上部,使得腔体内易于形成对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3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