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监控视频的货车超载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2635.0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宇;蔡鸿明;朱闻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20/40;G06T7/11;G06T7/60;G06T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监控 视频 货车 超载 监测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基于监控视频的货车超载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从视频文件中进行车辆目标检测得到目标货车图像,进而对其中的轮胎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车身之间的像素距离作为特征,然后基于特征和参照物计算出轮胎实际形变信息和货车类型,通过车型数据库得到车辆核定载重信息后根据轮胎实际形变信息、车辆核定载重信息判断得到超载结果。本发明通过视频处理测量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将测得距离与正常的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进行对比,判断货车是否超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智慧交通方面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对道路监控视频的处理来监测道路上货车的超载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治超监测站主要用静态称重及动态称重的方法测量货车载重,现有新的技术中通过磁阻传感器测量货车悬架和车轴的距离,将货车悬架和车轴的距离和货车载重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得出货车载重情况和超载检测结果。相比传统的称重方式,更加简单而容易实施。但是不可避免需要安装传感器,人为破坏传感器的可能性极大,需要人为的监管。
现有一种通过监控视频分析车辆轮胎状态判断车辆超载的方法,通过处理侧边摄像头拍摄的车辆侧边视频,测量出车身与轮胎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车辆悬架在超载中垂直方向的形变量,通过对比前轮和后轮的距离的差值或者与实际车辆超载测出的正常值对比,得出车辆超载的判断。但是这种方式测得数据主要是有明显轮毂的小轿车,对没有明显轮毂的货车没有通过视频测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监控视频的货车超载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视频处理测量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将测得距离与正常的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进行对比,判断货车是否超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从视频文件中进行车辆目标检测得到目标货车图像,进而对其中的轮胎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车身之间的像素距离作为特征,然后基于特征和参照物计算出轮胎实际形变信息和货车类型,通过车型数据库得到车辆核定载重信息后根据轮胎实际形变信息、车辆核定载重信息判断得到超载结果。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安装更加方便无需繁琐的安装过程,监控视频安装成本远远低于动态称重一系列设备的安装,甚至现在一个完整的超载监测系统中,往往需要监控视频和动态称重系统同时安装;本发明充分利用视频技术的成熟性,以及视频的非主动性,在不需要人为监督车辆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行为,通过非接触式的视频区监督货车的超载行为,能够加强道路超载监管的范围,加强道路交通超载的整治。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基于监控视频的货车超载监测系统,包括: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轮胎状态获取模块、载重转换模块、车型识别模块、超载判断模块以及车型数据库,其中: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获取视频中的目标货车图像并输出至轮胎状态获取模块,轮胎状态获取模块对轮胎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车身之间的像素距离作为特征并输出至载重转换模块,载重转换模块根据特征和参照物计算轮胎实际形变信息,车型识别模块根据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获取目标车辆的图像,然后将图像经过二值化处理,最后对比已有车型数据库车型图像计算货车边缘差值,识别得到目标货车的类型。并通过车型数据库得到车辆核定载重信息后输出至超载判断模块,超载判断模块根据轮胎实际形变信息、车辆核定载重信息判断得到超载结果。
所述的视频中目标的货车图像,通过加权平均将视频中的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经中值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后通过运动辅助背景差分法和基于二维交叉熵的差分图像目标提取方法得到,具体包括:
①建立一个图像领域N(i,j):
N(i,j)={b(p,q)∈B:i-ε≤p≤i+ε,j-ε≤p≤j+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2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串励直流电机
- 下一篇:决定集成电路之电压及找出电压与电路参数之关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