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辣椒种植地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1632.5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彭甫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一品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80;C05G3/6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向林 |
地址: | 564699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辣椒 种植 土壤改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方案公开了辣椒种植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辣椒种植地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松皮26~37份、凹土73~95份、EM菌0.8~1.2份、发酵谷壳28~35份、草炭23~37份、醋糟37~52份和烟草15~18份。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松皮和烟草放入水中浸泡发酵15~20d;步骤二、先将谷壳湿润至含水量为50~60%,再按每8~12cm厚的谷壳撒施一层尿素,尿素添加量为干谷壳的0.35~0.65%,然后密闭发酵60~70d,得到发酵谷壳;步骤三、将发酵谷壳、草炭、醋糟、凹土和浸泡后的松皮和烟草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密闭发酵15~20d;步骤四、将发酵后的混合料与EM菌混合得到用于辣椒种植地的土壤改良剂。本方案中的土壤改良剂能显著改善辣椒连作导致的自毒作用和土壤理化形状劣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辣椒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辣椒种植地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茄果类蔬菜,其维生素C含量位居各类蔬菜之首。目前,我国辣椒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是辣椒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据调查,辣椒产区连作年限一般为5~10年,最多长达20年之久,发病率高达88%,死株率38%~85%。另据报道,辣椒重茬1年产量下降10%~15%,重茬2年下降幅度20%~30%,3年减少30%~50%。
连作障碍已经成为制约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连作障碍形成及加重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是根际土壤系统内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外在表现,包括:1、土壤养分不均衡和土壤理化性状劣变,主要表现为土壤板结,特别是像贵州等喀斯特地区,由于石灰岩的存在,在碳酸钙的作用下,土壤的板结现象更加严重;2、土壤病原菌累积和根际微生态功能失调,有害菌增加,导致有益菌处于逆势;3、化感物质是引起植物化感作用的物质,其常引起植物的自毒作用。其中,自毒作用是植株通过淋溶、残体分解、根系分泌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而对自身产生直接或间接毒害作用的现象。连作条件下土壤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物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而上茬植物残留的次生代谢物对新生植株的自毒作用可能是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连作障碍,轮间套作、土壤改良、异位育苗等农艺措施经常被采用,但是这些措施很难消除自毒物质引发的自毒作用。
传统的克服蔬菜作物连作障碍的措施是轮作,但由于现代蔬菜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各蔬菜生产基地根据各自的气候、土壤条件,专门生产少数几种最适宜的蔬菜供应全国,有些蔬菜产地甚至只生产某种蔬菜的某一品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全国蔬菜生产分工体系。因此利用轮作克服辣椒的自毒作用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不适合现代蔬菜生产需要。也有利用溴甲烷、硫威钠、棉隆、1、3-二氯丙烯、氯化苦等化学试剂对土壤进行灭菌来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虽然这些化学试剂能较好的控制作物再植病害的发生,但是却存在药害、环境污染等严重的诸多问题,一些化学试剂已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辣椒种植地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辣椒连作导致的自毒作用和土壤理化形状劣变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用于辣椒种植地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松皮26~37份、凹土73~95份、EM菌0.8~1.2份、发酵谷壳28~35份、草炭23~37份、醋糟37~52份和烟草15~1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一品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一品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1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