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60265.7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贾晨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管 磷碳 锂硫电池 碳纳米管 硫复合材料 磷酸酯类衍生物 研磨处理 制备 正极复合材料 产物含磷 恒温加热 库伦效率 碳化处理 吸附作用 复合材料 后冷却 磷元素 硫单质 硫元素 升华硫 有效地 再升温 传导 复合 | ||
1.一种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质量比为(2-4): (1-3)的碳纳米管和磷酸酯类衍生物混合后进行研磨处理,将处理后的混合物升温至600-700℃并碳化处理1-2 h,制得含磷碳纳米管;
步骤2,将质量比为(2-3): (0.75-1.5)的含磷碳纳米管与升华硫混合,并进行研磨处理后装入容器中,对容器进行密封处理后在155-160℃下恒温加热10-14h后,将温度升高至200-210℃再处理1-2h后冷却,得到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磷酸酯类衍生物为磷酸酯、亚磷酸脂、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甲酯和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和磷酸酯类衍生物的质量比为(2-3): (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和磷酸酯类衍生物的质量比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碳纳米管和磷酸酯类衍生物的混合物在400 r/min的转速下进行球磨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碳纳米管和磷酸酯类衍生物的混合物混合物与磨球的质量比为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化温度为630~670℃;碳化时间为1.25~1.75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含磷碳纳米管与升华硫的质量比为2:1。
9.一种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含磷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锂硫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02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