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靠背结构及牵引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0050.5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4 | 分类号: | B60N2/24;B60N2/22;B60N2/6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背 结构 牵引车 | ||
本发明属于牵引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靠背结构及牵引车。该靠背结构包括靠背立板、靠背总成以及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平行且竖直地固定在所述靠背立板上,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本体、支柱以及导向轴,所述靠背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柱的一端,所述导向轴安装在所述支柱上,所述导向轴的一端滑动穿插在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的导向槽内,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滑动穿插在另外一个所述导向板的导向槽内,所述靠背本体通过所述导向轴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在可供倚靠的竖直状态与可供乘坐或踩踏的水平状态之间切换。该靠背结构的靠背本体可一物三用,以满足不同的工作环境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牵引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靠背结构及牵引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企业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工作效率逐步地提高,牵引车作为一种搬运工具在企业内部被广泛的使用,其高效的配送,完全满足企业快速高效的运作生产。但是,现有的牵引车不存在可同时兼用于靠背、座椅及攀高踏板的结构。
现有的牵引车的靠背及座椅的位置一般相对固定,且现有的牵引车只能选配靠背与座椅中的一种,不能同时满足市场多方面需求。此外,攀高踏板需要与背靠或座椅分开设计,占用空间,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牵引车不存在可同时兼用于靠背及座椅的结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靠背结构及牵引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靠背结构,包括靠背立板、靠背总成以及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平行且竖直地固定在所述靠背立板上,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槽;
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本体、支柱以及导向轴,所述靠背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柱的一端,所述导向轴安装在所述支柱上,所述导向轴的一端滑动穿插在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的导向槽内,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滑动穿插在另外一个所述导向板的导向槽内,所述靠背本体通过所述导向轴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在可供倚靠的竖直状态与可供乘坐或踩踏的水平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靠背结构,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靠背本体通过所述导向轴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在可供倚靠的竖直状态与可供乘坐或踩踏的水平状态之间切换,使得靠背本体可一物三用,以满足不同的工作环境需求。第一,驾驶员在短距离运输时可以依靠在靠背本体上驾驶,有效保护驾驶员背部;第二,驾驶员在长距离运输时可以坐在靠背本体上驾驶,减轻工作强度,有效解决长期站立驾驶时脚部易疲劳的弊端;第三,驾驶员在需要捡取货架上的二层货物时可以站于靠背本体上领取相应物料,无需工厂额外配备货梯,方便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所述导向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所述靠背本体处于竖直状态时限制所述靠背本体的转动,以将所述靠背本体保持在竖直状态;
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在所述靠背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限制所述靠背本体的转动,以将所述靠背本体保持在水平状态。
可选地,所述靠背总成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柱上;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的开口向上的竖直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的开口向前的水平槽;
所述限位板在所述靠背本体处于竖直状态时卡接在所述竖直槽内;所述限位板在所述靠背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卡接在所述水平槽内。
可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横槽、第二横槽、第一纵槽以及第二纵槽,所述第一横槽的前侧与所述第一纵槽的上侧连通,所述第一横槽的后侧与所述第二纵槽的上侧连通,所述第一纵槽的下侧与所述第二横槽的前侧连通;
所述竖直槽位于所述第二纵槽的上方,且所述竖直槽与第二纵槽沿竖直方向延伸;
所述水平槽位于所述第二横槽的前方,且所述水平槽与第二横槽沿前后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0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