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轮毂锻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9864.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华;付国涛;原火焰;侯晓东;宁重生;马庆坡;许静;张永强;刘浩;张东生;唐中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市红阳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40 | 分类号: | B21K1/40;B21K29/00;B21J5/06;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载重汽车 轮毂 锻造 工艺 | ||
1.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轮毂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1)下料:将圆钢棒材分割成所需长度的坯料;
(2)加热:将坯料加热至1050~1180℃,保证坯料温度均匀,避免欠温、过热、过烧现象;
(3)去氧化皮:将加热过的坯料通过锻件毛坯去皮机清理加热后红热坯料表面粘附的氧化皮,防止氧化皮在模腔堆积,以利于下一步产品毛坯的预成形,减少轮毂产品毛坯表面缺陷产生;
(4)预成型:将完成去氧化皮的坯料放到预成型装置的模腔内预成型,预成型时坯料在封闭的模腔内受上下模和内形冲头作用下产生轴向变形,内形冲头的压入使两端内锥形及部分内孔被挤出;
(5)成型:在成型装置中进行法兰盘成型及深挤压内孔,由于前道工序已将定位部分压出,坯料能在凹模内得到很好的定位,反挤时,坯料在反挤压凸模的作用下产生轴向变形,金属在规定的环状间隙中向上流动,坯料高度增加形成深孔,而随着成型上模和深冲头的组合下压,多余的坯料径向流动被限制在压环内形成法兰盘,至此完成载重汽车轮毂产品毛坯的锻造成型;
所述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活动横梁、压头、第一下模座、压型模和第一顶料杆;压头通过螺纹固定在第一活动横梁上,第一顶料杆穿过压型模置于第一下模座中;预成型时,首先在预成型模具的工作面喷涂脱模剂,将清理过氧化皮的坯料放入压型模内,启动压力机,第一活动横梁带动压头下行,当压头压向坯料中时,坯料受力被墩粗,同时在压型模的模腔内沿轴向流动,坯料顶端由于压头的作用呈杯状反挤上升,坯料底端遇第一顶料杆受阻呈碗底状正挤下降,预成形毛坯两端锥孔,然后第一活动横梁回程,预成型毛坯在第一顶料杆的作用下被顶出下压型模,毛坯预成型工序结束;
所述成型装置包括第二活动横梁、冲头、成型上模、压环、第二下模座、成型下模、第二顶料杆;成型时,首先在成型模具的工作面喷涂脱模剂,将预成型毛坯放入成形下模中,成形上模在预成型毛坯上就位,启动压力机,第二活动横梁带动冲头下行,当冲头压入预成型毛坯完成冲孔过程时,由于冲头的压入和第二顶料杆的反挤,使毛坯两端内锥孔同时形成,两端内孔挤出的多余坯料在成型上模、压环、成型下模组合形成的空间中自由流动,最终全部被挤入压环位置,形成法兰盘,至此完成轮毂产品毛坯的挤压成形,然后,第二活动横梁回程,毛坯在第二顶料杆的作用下被顶出下成型模,第二顶料杆复位,则整个工艺过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轮毂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工序(1)中,采用带锯机对圆钢棒材进行下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轮毂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工序(2)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或高频感应加热方式对坯料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市红阳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市红阳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8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计数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节距链条热铆自动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