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制造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9613.9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仲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32 | 分类号: | H01J37/32;H01L21/67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制造 设备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处理一半导体物件。该半导体制造设备包括一处理反应室、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射频电源、以及一个或多个光源产生器。该第一电极设置于该处理反应室内。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处理反应室内并且实质上在该第一电极下方。该射频电源电连接至该第一电极。该一个或多个光源产生器设置于该处理反应室内以照射该半导体,从而释放该半导体物件上的电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享有于2018/09/20申请的美国正式申请第16/137,224号的优先权及益处,该美国正式申请的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公开涉及一种设备及该设备的操作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及该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半导体元件的电子设备对许多现代的应用至关重要。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半导体元件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小,并且提供更大的功能及更大数量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元件的制造通常涉及在半导体的基底上放置多个部件。
在干蚀刻工艺期间包括在等离子体形成期间,处理芯片上的电荷容易被诱发。特别对于高偏压的蚀刻工艺,以非各向同性蚀刻实现高纵深(high aspect ratio)结构,导体层的表面容易积累电子电荷。如果导体没有有效接地或导体层上的电荷未被适当地释放,导体层上的累积电压电位容易引起电弧现象(arc phenomenon)。
目前,反应室去静电盘(chamber de-chuck)用于蚀刻工艺之后释放电荷。但是,当蚀刻目标的几何形状太小以致无法连接到基板时,去静电盘的步骤即可能无法有效地释放小几何形状导体上的电荷。
上文的“现有技术”说明仅涉及背景技术,并未承认上文的“现有技术”说明揭示本公开的主题,不构成本公开的现有技术,且上文的“现有技术”的任何说明均不应作为本申请的任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处理一半导体物件。该半导体制造设备包括:一处理反应室;一第一电极,设置于该反应室内;一第二电极,设置于该处理反应室内并且实质上在该第一电极下方;一射频电源,电连接至该第一电极;多个光源产生器,设置于该处理反应室内以照射该半导体物件,从而释放该半导体物件上的电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源产生器的波长在280纳米至400纳米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源产生器于一水平方向上以等间隔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源产生器设置于该半导体物件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半导体制造设备还包括一气体供应系统,该气体供应系统连接至该处理反应室的入口,并且经配置以将一种或多种化学气体引入该处理反应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半导体制造设备还包括一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连接至该处理反应室的出口,并且经配置以从该处理反应室移除该化学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极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极是浮动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极经配置以平行于该第一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半导体制造设备被应用以执行一基于等离子体的工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半导体制造设备被应用以执行一蚀刻或一沉积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件
- 下一篇:一种回收皮革的片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