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饱和氟碳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9494.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庆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08 | 分类号: | C07C67/08;C07C69/63;C08F112/14;C08F132/06;C08F116/14;C08F118/12;C08F132/08;C08L25/18;C08L45/00;C08L29/10;C08L31/02;C08L83/07;C08L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港口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碳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饱和氟碳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不饱和氟碳化合物制备得到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以及机械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可有效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不饱和氟碳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5G网络是第五代通信网络,其性能相较于现今使用的4G网络4G网络技术有一个质的超越。5G网络技术进步明显的体现在无线信号的传输时效、覆盖性、通信安全保障等方面。5G网络通信技术深入结合其他无线移动技术,形成了全新的通信网络,满足互联网移动通信网速不断增长的要求。而且5G移动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之间的相互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是因为我们现如今使用的通信技术和无线技术为5G通信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G网络的主要目标是让终端用户始终处于联网状态。5G网络将来支持的设备远远不止是智能手机——它还要支持智能手表、健身腕带、智能家庭设备如鸟巢式室内恒温器等。5G网络是指下一代无线网络。5G网络将是4G网络的真正升级版,它的基本要求并不同于今天的无线网络。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可达10Gbps,这意味着手机用户在不到一秒时间内即可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
5G用通信材料要求材料有非常低的介电常数以及介电损耗,现今4G通信领用使用的材料多以聚四氟乙烯为主,将聚四氟乙烯涂覆在铜箔上,再使用激光或化学方法使表现粗糙话,再进行粘结。但是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多层化能力较差,不能满足5G基站材料多层化的要求,同时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在制备时通常为大面积生产,很难制造尺寸小的材料,应用于5G通信终端存在阻碍。且聚四氟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由于大功率的通信传输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聚四氟乙烯的稳定性也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饱和氟碳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不饱和氟碳化合物制备得到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以及介电损耗,同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耐热性能,适用于通信用基站以及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饱和氟碳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由氟代酸与含有至少一个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消除反应制备得到。
作为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氟代酸的氟含量为25~67%,如25%、30%、35%、40%、45%、50%、55%、60%、65%或67%等,但并不仅限于所解决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氟代酸优选为全氟酸。
作为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氟代酸包括C2~C18的氟代烷基酸或五氟苯甲酸,如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 C15、C16、C17或C18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C4~C10的全氟烷基酸。
本发明中,氟代烷基酸为C2~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酸中烷基链上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氟原子所取代的化合物。本发明优选为全氟直链烷基酸,其结构式为F3C-(CF2)n-COOH,其中n为0~16的正整数,优选为n=2~8。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至少一个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为含有至少一个羟基、巯基或羧基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含有至少一个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中还至少含有一个活性基团,所述活性基团可以是羟基、巯基或羧基等,但并不仅限于上述基团,可以是和全氟酸中的羧基发生反应的任意基团。例如可以是4-乙烯基苯甲酸、2- 甲基-1,4-二氢苯甲酸、5-乙烯基-2-吡啶甲酸、丁醇-3-烯、3-(3-烯-丁基)苯酚、羟基双环戊二烯、辛醇-7-烯、6,8-二乙烯基-2萘酚或4-(5-烯-己基)-苯硫酚中的任意一种,但并不仅限于上述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