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9271.0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敏;徐志强;鲍景宽;范孟哲;王磊;李京洋;王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山宏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3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功能液容器 折光 控制检测 匹配 补液口 拱桥状 虹吸管 甜度 烹饪 标准刻度 玻璃器皿 存储芯片 顶部设置 接收结构 密封堵头 密封螺堵 使用寿命 输气孔 卸流孔 易维护 内置 通孔 萘酚 制造 电源 发射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左侧设置拱桥状虹吸管、顶部设置补液口、右侧设置输气孔、底部设置内置α‑萘酚的功能液容器的玻璃器皿本体,与补液口匹配的密封螺堵,与功能液容器匹配的折光检测装置及与折光检测装置匹配的控制检测中心;拱桥状虹吸管上设置有标准刻度;功能液容器上方设置有单向通孔;功能液容器底部设置有匹配有密封堵头的卸流孔;控制检测中心内至少包括电源和分析存储芯片,控制检测中心与折光检测装置的发射结构和接收结构相连接。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使用方便、成本低、用途广泛、性价比高、可反复使用、易维护、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甜度又称比甜度。甜度是一个相对值,通常以蔗糖(非还原糖)作为基准物,一般以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度为1.0,其他糖的甜度则与之相比较得到。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每天从单纯的糖类中摄取的能量应当控制在人一天摄入总热量的5%以下。普遍认为,这几乎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控制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和糖类友好相处呢?甜度(糖度)是决定蔬菜水果品质(新鲜度)与成熟度的一项重要参数。其原理在于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的折射现象,且入射角正弦之比恒为定值,此比值称为折光率。果蔬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故测定果蔬汁液的折光率,可求出果蔬汁液的浓度(含糖量的多少)。
但即使有着完备的理论研究及充分的应用实效,消费者也很认可作为糖份主要来源的“烹饪食品”中的糖份应加以控制,市场上却没有出现专用于烹饪的甜度检测装置,以致于家庭烹饪甚至餐厅厨师仍以“口尝”的原始方式确认菜品的甜度,带来较大的卫生隐患以及烹饪的不方便,且实质上还是没有真正控制或至少明了“烹饪食品”中的糖含量;又或者欧美地区多以量杯等器具进行“数字化”的烹饪,过于呆板,缺乏变通,无法根据食材种类及用量变化进行适配的灵活烹饪。
目前在国内已申请的相关专利中,没有关于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的现有技术,因而市场上需要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用途广泛、性价比高、可反复使用、易维护、使用寿命长的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使用方便、成本低、用途广泛、性价比高、可反复使用、易维护、使用寿命长的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左侧设置有半径0.1mm-0.5mm的拱桥状虹吸管、顶部设置有补液口、右侧设置有与气囊连接的输气孔、底部设置有内置α-萘酚乙醇溶液的功能液容器的玻璃器皿本体,与补液口匹配的密封螺堵,与功能液容器相匹配的对应靠近功能液容器底部1/3区域的折光检测装置及与折光检测装置匹配的控制检测中心;拱桥状虹吸管上设置有对应吸取液体体积的标准刻度;功能液容器上方设置有与补液口、输气孔和拱桥状虹吸管连通的供液体由上至下单向流通的单向通孔;功能液容器底部设置有匹配有密封堵头的卸流孔;控制检测中心内至少包括电源和内置折光率对应甜度数据的分析存储芯片,控制检测中心通过内置电源线的左侧导管和内置电源线、信号信的右侧导管分别与折光检测装置的发射结构和接收结构相连接。
上述的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拱桥状虹吸管的半径r和外端口至标准刻度弧长度L满足公式πr2×L=Nmm3,其中公式中的N代表自然数1-5。
上述的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功能液容器内初始填充有质量分数10%α-萘酚的乙醇溶液Ncm3,其中N代表自然数1-5。
上述的烹饪用甜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二氧化硅80份-95份,氧化钠5份-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山宏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微山宏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