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9226.5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3/463;D06M13/513;D06M15/03;D06M15/263;D06M11/74;D06M101/3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印苏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6‑11重量份水性聚氨酯乳液、0.5‑1.5重量份碳纳米管、0.2‑0.7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2‑0.7重量份聚丙烯酸钠、0.1‑0.5重量份偶联剂、0.3‑1重量份抗菌剂依次加入85‑95重量份水中以转速为200‑400r/min搅拌15‑25min混合均匀,得到整理液;(2)将面料以浴比1:(30‑50)(g/mL)在整理液中浸渍50‑70min,一浸一轧,轧余率为70‑80%,将面料取出,于90‑100℃预烘4‑5min后,在30‑50℃烘干25‑45h,即得。本发明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抗菌整理效果好,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保护了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面料除了防寒保暖功效外还具有杀菌除臭、抗静电、舒适度好的特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发展,消费者审美意识与知识结构的改变,消费者对服装的各种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设计是一种艺术,应把当代艺术思想渗透于服装面料设计中去。由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服装面料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服装面料不仅要展现视觉、触觉的美,而且还应内涵各种实用功能,如抗紫外线、抗菌防臭、防霉、防辐射性能等。
在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是对服装的做工、款式上的要求,更多是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服装面料上要跟得上服装形势的发展,功能性、舒适、环保、健康等面料的特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中一些有害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轻则产生腐臭发生霉变,重则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健康,而各类纺织品是这些微生物的良好生存之地,是疾病的重要传播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与健康日益重视,抗菌纺织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抗菌面料是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置的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另一种是后处理技术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抗菌整理就是使织物具有抑制菌类生长的功能,维持卫生的衣着生活环境,保证人体健康。抗菌剂的应用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军由于穿抗菌军服而大大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大多采用有机抗菌剂生产抗菌纺织品;随着1984年无机抗菌剂开发成功后,抗菌整理得到快速发展,使抗菌剂不仅用于纤维及纺织品,也用于塑料、建筑材料等制品中。
目前,大多数抗菌纺织品都采用后整理加工法赋予纺织物抗菌功效,抗菌效果不明显,抗菌效果差,舒适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6-11重量份水性聚氨酯乳液、0.5-1.5重量份碳纳米管、0.2-0.7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2-0.7重量份聚丙烯酸钠、0.1-0.5重量份偶联剂、0.3-1重量份抗菌剂依次加入85-95重量份水中以转速为200-400r/min搅拌15-25min混合均匀,得到整理液;
(2)将面料以浴比1:(30-50)(g/mL)在整理液中浸渍50-70min,一浸一轧,轧余率为70-80%,将面料取出,于90-100℃预烘4-5min后,在30-50℃烘干25-45h,即得。
进一步地,一种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